You are viewing a read-only archive of the Blogs.Harvard network. Learn more.

刚才有个老兄发来个短信,问要不要周末开车一起去华盛顿看樱花🌸去。我不禁一怔:搞什么赏花之旅啊,趁着这三月份冷瘦瘦的冬季尾巴时节,还不如去你家再来一次海鲜火锅实惠。再说了,当年在京都和奈良也曾亲眼目睹了所谓樱花之乡的盛况—–记得那时人山人海,几乎人比花多,想拍一张没有游客的樱花照都得“上下而求索”。何况,网上到处都是友情提醒:“现在的鲜花往往不属于赏花的人,而属于牛粪。” 这种吐槽似乎不妥,估计也不无道理。说到花,据悉明代的唐伯虎在他的桃花庵前種過不少牡丹,有時甚至大叫痛哭,至花落時再一一細拾,盛以錦囊,葬於藥欄東畔。他在《花下酌酒歌》里写道:“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是谁?明年今日花开否?今日明年谁得知?” 颇有林黛玉的《葬花吟》中的凄哀情调。黛玉的一句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可谓道尽她的百味心思。伴随不同时代的文化变迁,花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和象征。玫瑰:美丽纯洁的爱情;薰衣草:等待爱情;樱花:热烈、高尚;水仙:自恋、孤独;莲花:坚贞、纯洁;雪莲:清韵出尘;郁金香:博爱、体贴、高雅、等等。还是泰戈尔对待花的视角与众不同,他看到的是让花闪烁的真正使者:“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 想到了这么多的啰嗦事儿,我还在等待着这位老兄是否首肯周末的海鲜火锅呢——他还在犹豫什么啊?!

Leave a Comment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