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viewing a read-only archive of the Blogs.Harvard network. Learn more.

~ Archive for April 21, 2019 ~

ø

记得当年修一门“管理和伦理”的课,课程要求必须读孔子的《论语》,罗尔斯的《正义论》,以及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前两位的著作以前就比较熟悉。《论语》还能背下只言片语,《正义论》的作者罗尔斯就是本校招牌老师,学文科的岂能不详?!而《君主论》泛读两遍还是不得要领。其中主要卡在我在哲学伦理范畴里的一个误区:道德或真或假,或善或恶,或是或非,岂能参半,含糊其辞?而出生在兵荒马乱、文艺复兴时代的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书中分析了共和国和君主国实质区别之后,恰恰是一个「為達目的而可以不擇手段」的主张者,为伦理学制造了一个貌似黑白兼顾的灰色地带,将其合理化,并冠其名曰现实主义伦理。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所應該做的是將善良與邪惡作為一種奪取權力的手段,而不是目標本身。一個聰明的君主會妥善的平衡善良與邪惡。这种没有原则的统治思想自然不会被罗马教廷接受,至今被视为禁区。但今天,在管理学和政治哲学领域里, 《君主论》里的思想倍受推崇,真是搅浑了传统伦理学的净水,也为现代人不择黑白手段地达到某种目的得以合理化。其实罗尔斯的《正义论》的正义理论也是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含糊,因为他不倾向于来自古希腊的雅典派学说,也不认同传统神学中的伦理思想,而是一种世俗的有限正义。他的自由原则、平等原则和公平救濟思想看去新颖,其实难免折射出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子。倘若超越这些世俗的肤浅学说,还得拜读孔子,老子,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原著,其内涵镌心铭骨,意境融彻,启明人心。但最关键的是教人是非明辨,善恶分明。毕竟善良不应该是半善良的,就像人不可能是半怀孕一样。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