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锐: 追忆何美欢老师

追忆何美欢老师

郭 锐

很难想象一个瘦瘦小小的身体里,居然藏着如此巨大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这是初见何美欢老师时我心里暗暗称奇的,其时何老师刚刚在清华开始讲授《合同法导论》和《普通法精要》课程。

我穿过大半个海淀去清华,本想坐在课堂里旁听,想着也许不会引起什么注意,不料到了《合同法导论》课堂上,才发现慕名而来旁听的学生不只我一个。我介绍自己是方流芳教授的学生,想要来旁听这门课。何美欢老师索性让旁听生在课堂上做个公开的自我介绍,之后我就成了清华《合同法导论》班上半正式的一员。无论正式还是旁听,何美欢老师对学生一样关心照顾,不仅把印刷的案例材料分发给大家,还在课堂上一样严格要求回答提问。

印象中,何美欢老师总是穿一件白色的衬衣,站在讲台上用还是不十分流利的普通话解重要的案例。学生答错了,她并不责怪,眼光柔和满是鼓励;但如果发现学生如果完全没有课前准备的话,她的目光就严厉起来。何老师强调通过扎扎实实阅读案例来总结法律内容、探讨理论基础。这对我当时好高骛远的学风无疑是有力的纠正。几年后,我读到何老师《理想的专业法学教育》所说的话:“笔者多年来观察到的中国法学生,大多数呈现一个奇怪的知识结构:一方面能对“前沿的”、深奥的东西如数家珍,滔滔雄辩;另一方面对基本知识却只有单薄的、贫乏的认识”, 这时才真正明白何老师所强调的案例阅读的深意。

一个学期的课程,我一堂不缺全部都听下来了。几年后有幸来哈佛就读,我更体会到当时被何老师督促阅读合同法经典案例的好处:assumpsit、 consideration、promisory estople 等人人都犯怵的英美法术语不再令我恐惧。记得当时我还请求何老师让我旁听《普通法精要》,何老师沉吟片刻,拒绝了。“清华聘我来,我得保证清华的学生优先得到这些课程的好处。” 我完全理解,心中只余羡慕清华学生得到如此良师的机会。

今夏回国,惊闻何美欢老师发病的消息,深感担心却不知可以帮上什么忙。听到何老师同事学生都用尽心力安排治疗事宜的消息,稍感心安,心下祷告也许何老师可以平安度过,岂料不久之后就传来她辞世的消息。学生追思老师,都赞她对教育、对学生倾尽心血,惟愿将来可以像她一样做个尽职尽责的教师,算是对何美欢老师言传身教的一点回报。

2010年9月14日 哈佛追思会,与沈远远教授、哈佛法学院助理院长Jeanne Tai、朱芸阳、何广越、张宝惠、王宇力、沈晔等哈佛法学院师友于兰代尔图书馆 。哈佛法学院安守廉(William Alford)教授无法到场,在他发给追思会参加者的email里说,“Betty Ho was small in physical stature but a giant in so many ways. She was so wonderfully devoted to her students and to the best in the academic world. We will all miss her great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