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宜黄拆迁自焚:避免制造拆迁”火药桶”

人民日报评宜黄拆迁自焚:避免制造拆迁”火药桶”

范正伟

2010年09月20日08: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如何避免制造拆迁的“火药桶”,从根本而言,还需尽快在法治轨道上,理顺拆迁各方利益关系,明确政府职能和治理机制

在舆论的密集关注下,江西抚州宜黄“9·10”拆迁自焚事件有了最新进展。9月17日,宜黄县委书记、县长被立案调查,率队拆迁的常务副县长被免职。

在“最近三年八起拆迁悲剧中无一名地方一把手受追究”的背景下,这一处理结果让人看到了决心。然而,此前一天发生的“围堵”事件,依旧让人无法释然。9 月16日,自焚事件伤者的两个女儿上访,却被当地组织的数十位干部围堵在南昌机场,最后不得不躲进女厕所,用手机向媒体求救。

当女厕充当起公民讨要说法的最后屏障,我们既惊讶于一些地方干部法制观念的淡薄及其对公民人身自由的漠视,也不禁感叹当地有关部门的“快速反应能力”——倘若在“9·10”事件之前,也能如此“给力”防范自焚,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就在几个月前,国务院办公厅曾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城镇房屋拆迁立项前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特别是被拆迁人的意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国土资源部更是一 再发文,严禁各地方政府直接插手土地开发、拆迁。遗憾的是,中央的三令五申,部委的明确禁令,都没能化作一些地方的执行力、改变某些领导干部的“土霸王思 维”。 就在宜黄“9·10”拆迁自焚事件余波未了之际,不签字就停薪停职的“株连式拆迁”又在山东鄄城重出江湖。

《物权法》颁布数 年后,许多“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私人领域,却阻挡不了推土机。纵观多起拆迁悲剧,本该保持中立的地方政府,却一次次在商业拆迁中冲锋陷阵。 “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我只懂拆迁法,不知道什么物权法”,这些出自地方干部的蛮横言语,不仅把自己摆在群众利益的对立面,也损 害着政府依法治国的权威,加大了基层治理的难度和风险。

从“野蛮拆迁”到“暴力反抗”,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已成 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对地方政府而言,要完成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使命,必须能够正确处理和应对这一矛盾冲突。一方面,要恪守职责本分,把坚持以人为 本、维护公平正义放在首要位置,彻底切断官商瓜葛的“强拆利益链”;另一方面,在处理拆迁纠纷时要时刻省察:对被拆迁人的利益考虑是否周详,是否为其提供 了公平顺畅的利益诉求通道?决不能把民众当对手,把维稳大局“地方化”乃至“个人化”,并以此排斥司法救济、干预媒体监督。

“在21 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如此判断。在我国城市建设的持续进程中,如何避免制造 拆迁的“火药桶”,从根本而言,还需尽快在法治轨道上,理顺拆迁各方利益关系,明确政府职能和治理机制。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在京召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 与拆迁补偿条例》草案专家研讨座谈会,我们希望这一条例早日出台,实现拆迁思路的“根本性变化”,扼制“拼命抢拆”,为拆迁注入法治文明的基因,并促进社 会的稳定和谐。

责任编辑:乔雪峰

《华尔街日报》:雇主口碑最好的25所美国大学

http://cn.wsj.com/gb/20100915/BUS123436.asp

今年的《华尔街日报》“雇主口碑最好的25所美国大学”排名名单中,州立大学成为最大亮点,其中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三所州立大学位列前三甲,它们的毕业生最受雇主好评。

《华尔街日报》记者詹妮弗·莫瑞特(Jennifer Merritt )评说本报评选的“雇主口碑最好的25所美国大学”排名。

以下是被招聘人员誉为培养出最优秀毕业生的25所名校。

在 每所学校下方是公司对于学校里一些专业的排名,以及学校的一些相关信息,包括学校位置、申请截止日期和学生构成等。点击每所学校的名字即可进入学校官方网 站。我们也尽可能地从各个学校的网站上搜集学校的相关数据,包括学生人数、学费、申请截止日期、本科生人数和招生联系信息等。

一些学校的数据通过collegeboard.com.的学校概况收集而来,学校标志由学校提供。

1.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宾州州立大学的主校区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城,拥有超过160个本科专业。该校有20所在校生校区,其中有10所提供学校公寓。该校在校生来自50个州和131个国家,男女生比例分别为54%和46%,师生比例平均为1:17。

专业排名
• 会计 (5)
• 商学/经济学 (11)
• 计算机科学 (7)
• 工程学 (9)
• 金融 (6)
• 管理信息系统学 (2)

2010申请截止日期:11月30日
学费(2010-2011):本州15,250美元;非本州27,114美元
本科生人数:38,630
招生电话:814-856-5471
招生邮件:admissions@psu.edu

Continue reading

Goodbye to that tie (经济学人《告别领结,平衡不再》)

Goodbye to that tie
告别领结,平衡不再[1]

(原译:再见了,领结!)
from http://www.ecocn.org/bbs/viewthread.php?tid=33024
Another chance for Barack Obama to shape the Supreme Court
巴拉克·奥巴马又有机会重塑最高法院

Apr 9th 2010 | WASHINGTON, DC | From The Economist print edition
2010年4月9日|华盛顿特区|来源自《经济学人》印刷版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for a president to put his mark on the future is to nominate judges to the Supreme Court. Because the nine justices are entitled to serve for life, and because something about life on the court appears to promote longevity, such opportunities are rare. Barack Obama got a first chance early in his presidency. Last summer he appointed Sonia Sotomayor, the court’s first Latina judge. Now he will get a second chance. John Paul Stevens, the present court’s longest-serving justice, turns 90 on April 20th. On April 9th he announced he would retire in the summer.

对一位想要名垂史册的美国总统来说,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向最高法院提名大法官。但这种机会可真是千载难逢——因为九名大法官的任期是终身制的,而且法庭上 仿佛有什么神奇的东西让大法官都长命百岁。奥巴马在上任不久后就逢此良机。去年夏天他任命Sonia Sotomayor为大法官,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拉丁美洲裔的女法官。[2] 现在第二次机会又眷顾了奥巴马。本届法院任期最长的大法官,约翰·保罗·史蒂文斯将于4月20日度过他的九十岁生日。他己在4月9日正式宣布会于今年夏天退休。

Mr Stevens is still vigorous and mentally alert. He spends a lot of his spare time swimming and playing tennis in Florida. He says that after more than 34 years on the bench he still loves the “wonderful job”. But since the Supreme Court is the final interpreter of the constitution, appointments are fiercely political. Mr Stevens’s retirement gives Mr Obama a chance to replace him with another liberal.

已届鲐背之年的史蒂文斯大法官仍然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家住福罗里达的他工作之余喜欢游泳和网球。他说即使已经当了三十四年多的大法官,自己仍然深爱着这 份 “美妙的工作”。但由于最高法院乃是美国宪法的最终解释者,大法官的任命受到强烈的政治左右。随着史蒂文斯大法官的退休,奥巴马先生有机会请另一位自由派 法官来接任他。 Continue reading

中国作协成员在旱灾区开会住总统套房

http://news.163.com/10/0403/05/63AREHHT000146BB.html

2010-04-03 05:28: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核心提示:从3月30日起,在重庆举行的作协会议因为总统套房、奥迪车接送的高级别待遇 引发争议。作家阎延文写博怒斥作协:“2000多元一桌的宴席,吃尽数万名小学生的捐款”。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将如何面对质疑

中国新闻网43日报道 “作家协会发展到今天也是与时俱进的,中国作家协会有一万个存在的理由。”3月30日,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接受《华西都市报》采访时这么说。从3月30日 起,中国作协七届九次主席团会议、七届五次全委会在重庆召开。据报道,处于大旱灾区的重庆灾情十分明显,而作协的作家们却在享受总统套房、奥迪车接送的高 级别待遇。对此,作家阎延文写博怒斥作协:“一席宴吃尽数万名小学生的捐款”。4月1日,郑渊洁、慕容雪村等作家也纷纷发表言论,网络上更是一片沸腾。 Continue reading

NY Times: What Chinese Censors Don’t Want You to Know

What Chinese Censors Don’t Want You to Know

Published: March 21, 2010

A set of Chinese government censorship guidelines recently leaked to the Internet provides a rare and intimate window into the thinking of propaganda officials. The list of prohibitions issued to editors ranges from the extremely broad, such as the injunction against “negative news,” to the bizarrely specific, such as the ban on the blooming of a particular flower in southern China.

Following are excerpts from media guidelines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propaganda department and the government Bureau of Internet Affairs, conveyed to top editors before this month’s annual sessions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The sessions are often referred to here as “the two meetings.” Such internal guidelines are typically circulated weekly, and the list issued before this year’s sessions was described as considerably lengthier than the norm.

A portion was posted on the Internet, and independently confirmed and translated by the Beijing bureau of The New York Times. Annotations by The Times are in brackets.

1. For news on the electoral law during the two meetings, only use articles from Xinhua News Agency and People’s Daily. [Xinhua is the government’s official news agency, and People’s Daily is the official newspape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Continue reading

傅剑锋:实习生怎样学会刑讯逼供

实习生怎样学会刑讯逼供

傅剑锋 更新于2010年03月14日

“他为什么打,为什么他能打成,为什么打成了还不被揭露?”这不是哪个网民对刑讯逼供现象的责难,而是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副检察长姜建初在今年两会小组讨论上的追问。

由此可见,中国司法高层对如何诊治刑讯逼供这一“司法之病”,其心态是多么焦急与迫切。

姜建初给出的诊治手段是严查司法人员的渎职。但我认为,刑讯的毒果如果不追本溯源,是万难剪除的。不要说权力在手、压力在身的警察,就是在警局里的实习生,都可能成为刑讯逼供的帮凶。

这并非是推演或戏说,而是一位参与了刑讯逼供的大学师弟告诉我的亲身经历。我的这位师弟与我同出于一所知名政法院校,其时在国内某大城市的警局刑警队实习。

在第一次饭局时,他告诉我,在实习时看到一些警察刑讯逼供嫌疑人,他非常看不惯,甚至反感到不想实习了。因为这和他在大学里学的程序正义、无罪推定、刑法的人道化等法治理念是完全相悖的。

几个月后,在第二次饭局时,他却开始津津乐道地讲起刑讯逼供的刺激所在。带他的警察告诉他,那些犯罪分子都很坏很狡猾,不打几下根本不可能老实交代。所以他就跟着其他警察打了嫌疑人几拳。后来,他学其他警察,把一些嫌疑人用黑袋子一套,就拳脚相加,没想到颇有快感。几个星期后,他居然发现自己对打人已经有了瘾,“有几天不打人,拳头就发痒”。他还像没事一样告诉我:“现在,我喜欢上了更刺激的审讯,那就是用牙签伺候那些不听话的嫌疑人,一根根往他们手里扎。” Continue reading

Which law does google have to follow?

谷歌需要遵守中国的哪部法?

2010年03月18日 作者:梁发芾 来源:搜狐博客

关于谷歌的去留,近日又有说法。我看到的消息是,谷歌可能决定不再对谷歌中国的搜索内容进行审查,这就意味着谷歌中国只有关门。而最近的外交部发言人也说,他走也不会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云云。

我看到是一大帮御用专家,愤青,爱国贼,五 毛 ,甚至五分党在为谷歌可能的离去而狂欢,而他们众口一词的说法是,谷歌要在中国经营,就得遵守中国的法律。

这话听起来是十分正确的,但问题是,让古歌遵守中国的法律,那么,遵守哪部法律?

记得不久前,我转载了外交部发言人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个答记者问。

“问:既然说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那么谷歌公司应依照哪些法律对搜索内容进行审查?

答:关于谷歌问题,我已多次阐明中方立场。这一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工信部、国务院新闻办的同事也以不同方式非常详细地阐明了中方立场。我想强调,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我们依法办事。谷歌问题同样是依照中国法律处理的。”

对于这个弱智的回答,不少人没有看出其中的要害。这里的要害在于,你既然要求人家守法,按照中国的法律经营,即按照中国的法律规定对于所谓的有害信息进行审查,设置敏感词之类,那么,你的法律在哪里?你有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规定那些内容是需要过滤屏蔽的,哪些词语是敏感的? Continue reading

Zhang Weiping and Ge Jianxiong on plagiarism

政协委员张伟平葛剑雄谈治理学术腐败

from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1/xueshufubai2.txt

  主持人:各位网友,欢迎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联合主办的两会访谈,今
天我们的话题是“治理学术腐败有无猛药”。我们请来了两位嘉宾,一位是全国
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张伟平教授,一位是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
葛剑雄教授。

  主持人:最近几年关于学术造假的事情出现比较多,首先我们请问一下张教
授,在过去几年里,您对哪一些学术腐败的事情印象比较深?

  张伟平:我对上海交大的陈进;浙大医学院院士带头的李连达;还有武汉理
工大学校长周祖德,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包括西安交通大学长江学者,被举报
出来以后,他还反告,比较猖狂。总的来说被举报人地位这还算是层次比较高的,
下面就更高的。

  葛剑雄:这些事情我几乎都记得,还不止。另外有的跟我自己有关的,因为
他们都把材料寄给我,有的希望我能够说话,到现在还没有最后了结的就是广州
中药大学两个教师,把他们材料寄给我。我看了材料,因为原文都寄给我的,我
在去年政协期间,联组讨论发言的时候,我说了这个事,尽管我们也点了这个校
长的名,跟媒体也谈了,但是这件事情到现在还没解决,一开始他们都说这两个
诬告,后来这个事情我跟刘延东国务委员说过,跟周济部长(原教育部部长)也讲
过,到了去年还是不动。因为我开始跟两位老师说,你们直接向教育部举报,结
果还是没有动。我开政协常委会议的时候写了一张条子,请他带给周部长。以后
听说他们学校里面组织一个调查组进行了调查。在一个学校里面,由本校组织调
查。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