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viewing a read-only archive of the Blogs.Harvard network. Learn more.

西方中世纪的哲学可以囊括大约公元第二世纪到十五世纪之间,也就是包括了罗马帝国统治和终结期间(学术界通常把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的东罗马帝国的沦陷划分为中世纪)。其特点为古希腊的柏拉图以及其弟子亚理斯多德唯理性学派和主导宗教界的天主教并存和互相磨合阶段。首先,古希腊哲学肯定创世主和神的存在,而且和佛家思想近似,承认生命有轮回转世和物质有“地水火风”四大基本元素—–这些在柏拉图的《Timaeus and Critias》一书中都有明确的阐述。在今天的雅典博物馆里,游客们可以看到在出土的远古希腊陶器上刻画有许多佛家万字符的标志;但佛家文化究竟如何进入古希腊,却迄今没有人能够解释的清楚。眼下的人们往往把中世纪简单地描绘成为“黑暗世纪”,因为罗马人占领了周边包括希腊等国的一切土地之后,天主教成了主导人们精神上的思想,而古希腊哲学则被演变成了为宗教思想而理性化的辅助手段。中世纪初期的哲学主要来自神父们的宗教宣讲和启明,而后期则开始了所谓“经院哲学” (scholastic philosophy),其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纳。这位博览群书的大学士写了对后来人影响极大的《神學大全》,构建了一套符合永恒哲学的认知,理性,伦理,美学的系统。阿奎那主张有四大法则:永恆的、自然的、人類的、和神授的。他把亚理斯多德的《政治学》和《伦理学》译成拉丁文,并用基督教的思想阐述了亚理斯多德的政治哲学,对后来的政教分离起了一定作用。在他去世前一年,在一次彌撒仪式中,阿奎那声称目睹了神蹟。此后他停止写作,《神学大全》一书也未能写完。他说:“我写不下去了……与我所见和受到的启示相比,我过去所写的一切犹如草芥。” 他离世后被教廷封圣,诗人但丁在《神曲》中將阿奎那佈置在第四層天堂,與其他偉大的宗教思想家並列一堂。 其实,中世纪并非像当今人们想象的那样黑暗无比。托马斯·阿奎纳的神学理论、乔托·迪·邦多纳的绘画、但丁和乔叟的诗歌、马可波罗的游记和哥特式教堂都是这一时期各自领域的杰出作品,为即将到来的盛大的文艺复兴时代铺垫了基石。#中世纪哲学

(April 12, 2017)

Leave a Comment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