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viewing a read-only archive of the Blogs.Harvard network. Learn more.

~ Archive for May, 2021 ~

ø

“一个人如果刻意逃避他所惧怕的东西,到头来会发现自己只是抄了条近路去见它。” — 托尔金 《胡林的儿女》

ø

這幾天讀明朝馮夢龍的這本書很有感觸,他生活在明清交錯時代,故事內容和題材涵蓋廣泛;其中,他講述的公案和愛情題材尤為引人注目。給後人完整地呈現出當時社會的一幅寫生畫⋯⋯揭示了善惡有報,天理自在的傳統文化理念。每一位熱衷於中華悠久文明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May 28, 2019)

ø

提及心理学理论,在八十年代读书的人都熟悉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在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卡爾·羅哲斯。他们的学说与其说是心理学治疗的手法,还不如说成是一种哲学流派,毕竟最早的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也是从哲学开始他的梦的解析理论。马斯洛教授的“需求层次理论”几乎无人不晓。而真正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士发现,理论和实践还有很长的距离。哈佛大学的斯金纳教授开拓的行为分析学才是真正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咨询方法。在理论界,斯金纳教授力排众议,顶着被诬陷为冷血无情的机械主义者的帽子,硬是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可以重复实践的路子。他的条件强化和泛化现象理论,以及修正行为的各种手段,现在已经应用于计算机和信息加工程序里,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分析和修正,可以做出符合逻辑的解释。(May 28, 2019)

ø

古希臘盲詩人荷馬是一個傳奇人物。給人留下兩部史詩,《奧德賽》和《伊利亞特》。他曾寫道:“家是你的夢想之地,而不是你可以抵達的地方。” 現在怎麼看都覺得有道理,畢竟有的人是無家可歸,而更多的人在心目中的家和現實中的家依然還有一段路程。所以,人們思想中設定的家不僅僅是妻兒老小,房屋碗筷,很可能是一個抽象的、遙不可及的概念。而這種理想中的概念具有很實際的用途,因為它能驅使人把現實和想像參半,單調乏味的日常生活便可以過的有滋有味。畢竟俗世凡胎缺少幻覺的人生是苦悶的,沒有希望的。。。除非走出紅塵。(May 28, 2019)

ø

有時就在想:“千變萬化的是人心,絲毫不動的是命運。” 怎麼折騰,人算不如天算。

ø

什麼東西才能稱其為奇妙呢?那就是我們無法了解的東西。而什麼東西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呢?就是我們無法得到的東西。
—— 大仲馬 《基督山伯爵》

ø

ø

有人说:肯示弱的时候,才是对自己内心之强大有了自信的时候。

ø

“生中有这么一些短暂的瞬间,有这么一些感情… …对这些,只能点到为止,就不要刨根问底了吧。”
–屠格涅夫《贵族之家》

ø

我们人人都曾有过纯真,只是长大后就丧失了。因此,现在的我们才不屑的称这种想法为”天真”,用着一种酸溜溜的口气。
——E·B·怀特 《夏洛的网》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