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之《中国官场窃听成风?》(重庆晚报)

林珊珊:中国官场窃听成风?

原标题 [男子自述为官员拆窃听器经历:曾一周拆出四十多个],转引自共识网。

北京地铁拥挤的人群里,齐红抓住扶手,露出了一条条深深的刀疤。人们瞅着他,立即躲向一边。伤痕是23年前留下的,尽管这样的目光多年来已司空见惯,可还是激起了无可奈何的伤感。他没法和别人解释,就像一生所经历过的无数事情,总是始于理想,终于荒诞。
齐红,1米85左右的块头,不说话的时候,是一副严肃而戒备的神情,而当他开口说话,你能感受到他密集的思索。我是通过一则登在《南方周末》头版的报道知道他的,在那则报道中,他揭露了道成公司(声称开创了“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打击患者、欺世盗名、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
“不是揭露,而是揭示真相,”齐红纠正我。在山东一座城市里,我和齐红聊了几天,其中很多内容没法在这时告诉你们。这次仅仅要说的是,他从上百名官员的汽车、办公室或是卧房拆出三百多个窃听偷拍器材的事情。这发生在2011年。
  窃听成风
双腿一软,瘫坐地上,久久不能说话——齐红清晰地记得,他第一次为官员拆出窃听器时,对方面对结果的反应。那是他始料不及的,更没想到的是,自己在官场上传开了名声。
熟人才是通行证。官员们纷纷通过熟识的朋友来找他检测,拆除窃听偷拍设备。出于保险起见或是觉察到某种异常——比方说,妻子得知某个秘密行踪,领导讲话“话中带话”,他们都会找到齐红。最忙碌的一周,他拆出了四十多个。
这段神奇的经历起源于一次饭局。一名来自山西的官员带来了“官场窃听成风”的信息——官员们广泛使用间谍设备,彼此刺探,抓对手把柄,由此副职立刻升为正职……
“现在我们见面都要拥抱,趁机摸摸对方身上是否带设备,重要谈话得去洗浴中心,”他说。这让在座的人震惊,在山东一带,这样的现象前所未闻,他们纷纷感慨——人心是不可靠的。
齐红思虑得更多,“公务员队伍相互收集黑材料,将会带来什么后果?”他还对朋友们说:“我要对你们的安全做个检测,我想想办法,你们等着吧……” 没过几天,他就找到一套检测仪器。
检测工作先在朋友圈中进行。“焦点”人物会成为优先考虑对象,就像这一位,手握审批权力而又锋芒外露的处级干部。
“万一我私生活被发现,老婆不让我回家了怎么办?”听到齐红提出主动排查,这位“处级”还一脸轻松开玩笑。但很快,他就尝到了沉重的滋味——两个窃听器、一个针孔摄像头,藏在了办公室的空调里。
“脸顿时煞白了,直勾勾望着天花板”,他的两三个小时后才缓过神来对齐红说,不可能是家人装的,情人“藏得很深啊”。

Continue reading

世说新语之《第三方生意——道成公司的成功之道》(南方周末)

第三方生意

——道成公司的成功之道

 

道成因感恩而生,顺天时创机制求和谐,依道行之,以德维之,大道成亦

——徐志伟

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 发自 济南、北京

 “医调委”里的公司

 

   5月22日上午,济南市“医调委”三楼会议室,道成(北京)医院管理公司的岗前培训课在此举办。主讲人是济南市卫生局前副局长、医调委主任马继任,听课的则是道成公司拟招聘的十八名新员工。

   成立于去年年底的“医调委”,其全称是“济南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用马继任的话说,“医调委”是由“政府主管、带有政府职能”的社会调解组织”。

   不过,马继任表示,济南“医调委”与道成公司——一家2008才成立的民营企业——有着“密切”关系。确切地说,道成是“在医调委的指导下,服务医患的第三方机构”。两者是“为了医院平安建设这一共同目标建立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的恶化,医患纠纷愈演愈烈。各地纷纷成立“医调委”,以“第三方”身份调解医患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悬挂着绿底白字标牌的济南市“医调委”,位于济南市中心的一栋三层楼房里,这里同时也成为道成公司实际上的总部。不过,表面上,你在此处找不到任何道成公司的痕迹。

   但实际上,道成无处不在:道成公司元老“安院长”被济南市司法局任命为医调委医疗责任评定中心主任;道成聘用的律师夏国杰是医调委“工作站管理部”的负责人。而此次由道成公司招聘的部分员工,将以“医调委”的名义派驻济南各医院的“工作站”。

   “安院长”本名叫安德智。岗前培训课上,他被介绍为“原北京空军468医院的业务院长”。不过南方周末记者查询发现,空军事468医院已于上个世纪撤销,其所在地是河北省而非北京市。

   济南市医调委与道成公司更紧密的联系在经济上。马继任说,由于医调委只有支出没有收入,而平均调解一个医疗纠纷要花4000元,与道成公司合作,可以“弥补人员工资问题”。

   安院长说得则更为直接,由于财政拨付的50万元启动经费至今仍放在卫生局,医调委经常让道成“给他点钱花花”,“买个空调、桌子”。

   “医调委”为什么选择跟道成公司合作?马继任说,因为道成是医院管理“民间第三方”的代表,而“民间第三方”是“官方第三方”(即“医调委”)的基础。

   道成公司的前身为“山东大成保险代理公司”,马继任说,“由于工作做得非常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明显。为了在全国打开市场,就注销了山东大成公司,在北京成立了现在的道成公司。”

   不过,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注册地在北京,但现在的道成公司与北京似乎已没有关系。这家对外声称2011年上市的公司,初始注册资金不过100万元,从业人员为11人。

   道成公司的网站显示,其地址为国谊宾馆2416房间,然而南方周末记者实地查看发现,2416房间却另有他人。宾馆物业管理人士说,道成公司确曾在这里租住过,但2011年3月就已搬走。

“第三方管理”创始人

 

   5月22日上午培训中途,一个身材瘦小的中年男人端着茶杯进入会议室,悄悄坐在后排,观察着在场人士的一举一动。

   在次日的总结会上,道成公司办公室主任刘芙蓉说,这个人就是公司掌门人——徐志伟徐总,他当时特意交待不要向学员点明他的身份。

   徐总的低调,或缘于他身份的特殊——表面上,他不在济南市医调委担任职务。而实际上,他在医调委“医院工作站管理部”办公室坐班。“医调委跟道成合作,重点就得跟他(徐志伟)商量”,安院长说。

   而在公共场合,徐志伟的身份是“中国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创始人”。

   安院长说,道成公司已有的二十多名员工中,约有一半驻扎在省立医院——山东省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一所三甲医院。

   5年前,正是在省立医院,徐志伟将他创建的“第三方管理”理论付诸实践。

   在2008年一期《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上,徐志伟自述了他创建“第三方管理”的缘起:在一次“意外伤害”事件中,山东省立医院“打破常规”,“冒着极大的风险将笔者(指徐志伟)从死神手中抢夺了回来。自此之后,笔者不但与山东省立医院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同时,也看到了医院因怕纠纷在诊疗中的无奈……”

   公司内部有说法称,徐总受的“意外伤害”,指的是他当年因经济纠纷被仇家雇凶刺伤一事。奇怪的是,徐事后并没有报警。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住院期间,徐志伟与山东省立医院结缘,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生意。

“第三方管理”的基本模式是:道成公司与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为后者提供处理医疗纠纷服务,并以此获得报酬。

   也就是说,医院将医疗纠纷“托管”给了一家私营公司。

   大成公司与山东齐鲁医院于2007年签的一份合同,详细列出了双方的合作内容。

   合同的名称为“医疗纠纷调解赔偿委托协议书”,其中规定,大成公司常年向齐鲁医院派驻“纠纷调解人员”,24小时提供医疗纠纷调解处理服务,齐鲁医院则为其提供办公地点及办公设施。

   此外,公司还承担“保护医院领导及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的职责,“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乙方(大成公司)安保人员及调解人员必须在15分钟内赶到事发现场,保护甲方纠纷当事人及其他相关人员。”

   合同还约定,“患方在医院内发生围攻、打砸、焚烧、拉扯横幅等扰乱医疗正常医疗活动秩序时,由乙方负责劝阻并及时化解。”

   要获得大成公司的上述服务,齐鲁医院要向大成公司支付98万元的“保险费”(仅是第一年价格),同时允许大成公司在医院里向患者销售保险。

   双方还约定,在代理医院处理医疗纠纷时,大成公司承担相关费用,包括对患者的赔偿费、法院的诉讼费等。马继任用一句庆点出这种模式的重点:你们(医院)给我们多少钱,(给患者)赔多了公司往里赔,赔少了就挣了。”

省立医院的风景线

 

   2006年4月,大成公司前安保队队长齐红初接触徐志伟时,被对方描述的宏伟蓝图所打动。徐要做的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通过提供专业的服务,将医方和患方从医疗纠纷的泥潭中解放出来,进而推动中国医改。

而徐志伟常对员工承诺,随着公司事业做大,他们将来都会是“百万富翁”。

   身高一米八四、体重110公斤的齐红被徐志伟招来,主要任务是负责组建“第三方”的“安保队”。

   作为“第三方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安保队”的重要性贯穿公司始终。南方周末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无论是当年的大成公司还是现在的道成公司。都在不遗余力的招聘安保人员。其基本要求是:男性,身高 180cm 以上, 22-28 岁,反应灵敏,洞察力强,警校生、运动员、退伍军人优先。

   齐红补充说,还有一些标准不好明说。比如有过在夜总会看场子经验的优先录用,可适当放宽身高要求。另外重要一条是外貌,主要看脸上有没有横肉,够不够吓人。曾经有一个安保队员因屡错犯罪要开除,但徐总因其“长得吓人”而没舍得。

   安保队员的对外身份是“助理调解员”,其主要职能是“配合”调解员工作。公司当时规定:调解人员在调解中,必须有数名安保队员在场,保持对患方的施压状态。如患方离开调解办公室,须有安保人员伴送,继续保持施压状态。

   据齐红介绍,让安保队员“配合”调解,是公司总结医疗纠纷调解经验的结果。运用后发现“效果很好”,百分之八十的患方投诉会被迫中止。

   安保队员的着装也由徐总亲自选定。“开始我认为毕竟是驻医院,应该穿得‘文一点’。”齐红说,“但徐总认为要和电影里的一样,选定黑色西裤,天蓝色上衣,说这样效果好。”

   安保队组建之后,特地做个个试验:队员们穿上制报排成一队到路中间走一圈,“结果发现过往的汽车都不敢鸣笛,连交警看了后也把脸扭过去。”齐红说。

   “第三方”入驻之后,建院逾百年的山东省立医院出现了两道风景线:一道是女的,由二十多的小姑娘组成的保险销售队伍,他们身着白大褂,出入于各科室,以医院“病房管理部”的名义向患者销售医疗意外保险;另一道是男的,数名彪形大汉在医院大院里列成一队巡视,寻找正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

   七点半公司早会时,两道风景则合为一道:医患协调办公室门口,员工们高呼由徐总创作的口号——集平衡干预之大成,系民生和谐于我心,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齐红说,安保的作用不仅仅是对外”表演”,它还有“对内除奸”的作用。

   据齐红介绍,2007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在和徐总一起吃完饭后,齐红与与公司一名副总、一名调解员和两个安保开徐总的车送安院长回家。“当时一个安保开车,我坐在副驾驶位置,安院长坐在后排中间。”齐红说,“结果在路况正常时,突然一个急刹车,等车再启动时,安院长就直不起腰来了,后来一查发现断了两根肋骨。”

   齐红说,发生此事的一个背景是,安院长不知何故对徐总有所不满,徐总也曾对其发过脾气。“安院长在家休息了一个月后,再上班时对我突然毕恭毕敬起来。后来还私下找过我,恳请我别对他下手,”齐红说,“我听了冒冷汗。因为这说明他以为这事是我干的。但其实我事前根本不知情。但我也知道他不会信,毕竟我是安保队长。”

 “充份利用”医疗纠纷

 

   “2007年7月19日凌晨5时10分,省城某医院一名主任和一名医生因医疗纠纷被患者家属以复印病历为名挟持至医院门口。患者家属叫来一辆出租车,随即打开了车门,把一名医生推进出租车,在准备把另一医生拖进出租车时,突然有几个穿天蓝色上衣的男子从医院里追出来,把两名医生解救下来。……”

   该案例出现在2007年8月刊的《山东卫生》杂志上。其中的“省城某医院”即指山东省立医院。不过据齐红介绍,此事其实子虚乌有。当时,公司当时刚刚入驻省立医院, “第三方”急于树立形象。于是要求安保队伍在医院寻找“典型“的医疗纠纷,以便有机会一显身手。

   “一位叫文冲锋的安保队员立功心切,对此很有热情,”齐红说,“每天一大早就满大院找医疗纠纷,那天突然向我报告,说血管外科吴主任被人绑架了。”

   因事态严重,齐红急忙到事发现场,才发现是个误会。原来吴主任应邀跟一位患者家属出去吃饭。“患者为了表明没有恶意,还强调说给吴主任送了红包。”齐红说。 Continue reading

Is 1L one hell? Survival tips from a law professor

Is 1L one hell? Survival tips from a law professor

by The Record on Oct 8, 2009 • 12:00 am No Comments

BY PROF. ELHAUGE

10. Don’t Wait for the Ball

Many students complain that law professors are just hiding the ball, asking a series of questions without just telling students the answer. For my own first two months as a law school student, my notebook was largely blank because I kept waiting for the answer, which like Godot never came, just more and more questions. I wrote this limerick to express my mistaken attitude.

His friends used to tell Socrates
Now really, don’t be such a tease
Just give us the answer
And things will go faster
And thinking would be such a breeze

But obviously you shouldn’t wait for the ball or the answer. Instead, what you need to understand is the analytical structure of questions relevant to an issue, the range of valid positions, arguments made for and against them, and the process of thinking through them. Because, unfortunately, thinking isn’t such a breeze, and there is no simple ball that is hidden, but rather an array of balls that you need to learn how to juggle.

9. Don’t be boring

We are a polite people, but one can take that too far. A British professor once told me, “Americans are too damn polite, so that a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m consists of each person trying to say what the other person would have said had it been their turn to speak. And that isn’t a real conversation at all.” Don’t be afraid to disagree or be provocative, or even to try on positions you aren’t quite sure about. And don’t close your minds to those who disagree with you. You may find that they are more convincing than you thought, or that discussion with them deepens your understanding of just why they are so wrong.

8. Don’t Ignore What Other Students Say in Class

Now, I don’t say this out of any painfully polite sentiment that everything your classmates say is sound and interesting. It isn’t. And I just told you not to be too polite. The reason to listen to fellow students in class is that, through student comments, professors often teach important lines of arguments or limits with those arguments. Even if you wanted to focus only on what the professor thinks, that may be hard to discern from what they actually say, because  professors often just take the opposite position of whatever the student happens to say, to make sure that both sides are developed. So professors may be enthusiastically pushing a position they don’t actually hold. Even if the professor has a position that is revealed during the class, that doesn’t mean it is the gospel or the only thing you should learn, because we’re all trying to prepare you for a world where many judges don’t agree with us – as perplexing as that is – and where the laws, issues, or jurisdictions may differ from the ones we are discussing.

7. Focus on the Forest, Not the Trees

Students often spend huge amounts of times methodically briefing details about case facts, procedural history, and holdings, and memorizing them all. Don’t. It’s a waste of time. As a student, I didn’t cite a single case in any first year exam I took. Professors use case facts and variations to develop doctrinal points, issues, principles, and broader theories. The point is not to know the cases themselves, but to understand the larger points made from them. The cases are only illustrations of the general issues and positions, and a means to the end of understanding them. So brief those larger points, and subordinate cases to what’s really important — the issues, valid positions, arguments, and reasoning about them.

6. Read Before and After Class

I once had a student who all semester complained that he couldn’t follow the class discussion – it was too confusing. Then, at the end of the class, during exam period, he came into my office said, “You know, the class actually makes a lot more sense, now that I’ve done the reading.” So reading is certainly important. But I think people often fixate too much on trying to understand everything when reading the assignments before class. Often the biggest payoff comes to re-reading the material right after the class, when you can incorporate what you have learned during the discussion.

5. Don’t Just Settle for Blackletter Law

There is a lot of blackletter law and it resolves a lot of cases. So not surprisingly, students often take comfort in just memorizing it. But professors don’t spend a lot of time on it in classes. Why? Is it because law professors are evil and enjoy torturing students with the confusing parts? Well, sure, that’s part of it. But mainly it is because we figure that after 17 years of schooling with top grades, most of you already know how to read. To the extent just reading the rule resolves the issue, we kind of think you got that covered on your own. We may spend some time at the beginning of classes summarizing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blackletter law, but that doesn’t mean that is the main thing to focus on and that you can just snooze through the following question and answer period. It is comforting to focus on the blackletter law because it is the clearest, but the debated issues are what you really need to focus on.

4. Law Is Not Distinct from Policy

Students often act like there are two subjects being taught – law and policy – the law part which they apply in figuring out how the law resolves particular cases, and the policy part which they apply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what the law should be. Don’t make this mistake. Policy is the just continuation of law by other means. After all, what do we mean by “policy” in law other than arguments about what legal outcomes we should deem best? If you don’t have arguments on that topic, judges will be influenced by your opponent who does, so your opponent will win any area where blackletter law does not provide a clean answer as applied to your case. It can also be hard to understand what the blackletter law means or when it should apply, unless one understands the policies it furthers.

3. Ask What Future Parties Would Want

In addressing policy questions, one gets relatively little out of asking what the best outcome is for the two parties to the litigation, because they are in court precisely because they disagree about that. Instead, generally the best approach is to ask: “What Would Future Parties Want?” Often the answer is clearer before vested interests are acquired, when benefits to one party can be traded off against harms to the other. Or one might want a rule that is more likely to flag the issue to future parties, and elicit what they would want.

2. Go Meta

It won’t surprise you to learn that legal policy analysis often leads to unclear or conflicting conclusions. In these sorts of situations, it is often useful to switch to the meta-question of framing issues around who best is placed to decide the question. Every time one side argues that X is the best outcome, the response can be not only that Y is a better outcome, but also the meta-argument that judges are not the best placed to decide whether X or Y is best, so judges should defer to some other set of actors, such as legislators, agencies, or contracting parties who have chosen (or would choose) Y. Just remember the old saying, “Anything you can do I can do meta.”

1. Reali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eing Confused and Understanding the Confusion

Often students have the following the experience. They read the materials and thought the law seemed pretty clear. Then they went to class. And now the issues seem confusing. So they wrongly conclude that class is actually lessening their understanding. What this reaction misses is that often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is that the laws and issues are unclear. There is conflict about what the doctrine means, when it applies, when it trumps other doctrines, and what justifies it, and the same set of issues can be framed in multiple ways. Realizing this doesn’t me
an you are confused; it means you understand the confusion.

Others leap to the opposite conclusion that all legal issues are confused. But that doesn’t follow. Some things are resolved, and there is a structure to thinking about the unresolved issues. Unfortunately, sometimes students get so focused on spotting ambiguities and conflicts that they begin to jump at shadows, straining to find ambiguities and conflicts everywhere, even when they don’t exist. You have to understand the confusion that exists without seeing nothing but confusion.

Perhaps I can best explain this with a saying from Zen. So here it is, quite literally, your moment of Zen.

Before I studied Zen, mountains were just mountains and rivers were just rivers.
When I first took up the study of Zen, mountains were no longer mountains and rivers were no longer rivers.
But now that I am a Zen master, mountains are once again mountains and rivers once again rivers.

There will come a time for you this year when legal mountains no longer seem like mountains and legal rivers no longer seems like rivers. But have some faith that when the year ends, and you are a law master, that saying will actually make sense.

Prof. Einer Elhauge ’86 graduated first in his law school class.

郭锐: “不得不为恶的政治”

不得不为恶的政治

 

郭锐

 

多年前,在京郊昌平一个叫三味书屋的小店,我第一次见到《叫魂》。翻开第一页,我就难以放下。可我当时是个穷学生,囊中羞涩,于是就在书架前站了整整一下午读完了它。那时,我对中国历史的理解还尽是被教科书灌输的生产力决定论,第一次读到对专制权力入木三分的解析,又惊又喜:独裁者的困境、官僚旳力量、被权力所操纵的大众的互相攻讦,都是教科书里从未讨论过的。从此,我再也不相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封建社会、阶级统治等种种似是而非的套话。

《叫魂》的故事讲得非常精彩。

1768 年春天,一个浙江德清的孤老欲托造桥的石匠作法魇人,被胆小的石匠告发,落得一顿板子;几个化缘的游方僧遭萧山乡民怀疑,给当作叫魂的扭送到官府,中间又 有衙役敲诈,最后僧人被抓进了监狱;苏州的一个乞丐也被当作叫魂的送官,官员刑求太过,死在狱中;胥口镇的和尚与顽童交谈,被怀疑是叫魂的虽然居住在不远 的本地庙庵里,还是不免被扭送见官。涉案的几个是寻常石匠、乞丐、僧人,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时值康乾盛世,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年月,这些无关紧要的妖术小案,尽管引发百姓些许恐慌,但经官员拘禁嫌犯、澄清事实,事态本该渐渐平息下去。然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寻常小事却最终发酵成了席卷半个中国的清剿妖术的运动,这着实令人惊讶。

地方无知百姓对“叫魂“大为恐慌、及至相互告发累及无辜,这本应是统治者所厌恶的,更没有什么可继续追查 的,可是官员据实上奏结案却得到了办事不力的指责。因为从石匠、乞丐、僧人的妖术案件里看到特别之处的不是别人,正是乾隆。乾隆认定这些妖术背后有造反的 阴谋,将此案件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一道道上谕、御批从京城发出,地方官员严刑逼供务求拷问出背后主使。有嫌犯胡乱交待主使人,官员查无此人,乾隆却在 朱批中径自认定“罪犯”已改名易姓藏匿踪迹。地方官员只得大肆抓捕以期自保。一时间官员人人自危、告密者兴风作浪、百姓个个惶恐。最终,亲自过问叫魂䅁的 乾隆也不得不承认罗织太过无法自圆其说,案件于是不了了之。

大众对叫魂等魇人妖术的恐慌并不罕见。如何平息恐慌,作为单个历史事件也许并不 值得历史学家着力研究。然而在这个事件中,由于有皇帝的亲自介入和他与官僚系统的互动,展现出专制政治权力运作的基本特点。享有至高权力的皇帝与守旧的官 僚系统的互动、民间社会在这样关系中的处境和政治罪的独特作用,这正是孔飞力教授在对叫魂事件的研究里所关注的。从孔飞力详尽梳理列陈的史料中,可以看到 享有至高权力的乾隆是如何用御批暗示自己的意图、将地方官吏置于失去官位的恐惧中,从而成功地把叫魂事件无限放大;官员们先是抵制乾隆的意图,后来不得已 努力配合,直至乾隆自己决定放弃;民间因为政治罪的出现互相诬陷成风、累及无辜。

《叫魂》展示的是专制权力运作的机制。虽然皇帝理论上是掌握了最高统治权,但离开官僚体系,皇帝自己可以做的十分有限。这一点在叫魂故事的早期十分明显。无论皇帝个人的抱负如何,他必须首先面对驯服官僚体系的困 难。当皇帝想要的目标与官僚机构不同时,两者就发生冲突。想要大干一番的皇帝往往不顾官僚体系的阻挠,可是忘了所有的措施还得委托他们执行。结果往往是目的实现不了,甚而至于官僚利用这个机会大捞一笔,到头来把屎盆子扣在皇帝头上。老成持重之臣劝告皇帝的第一要义就是不要“扰民”,这句话一方面指皇帝不应荒淫无度增加国家负担,另一方面更是说不要与官僚系统为敌。官僚体系中的某个成员可能因皇帝的震怒而丧生,但是,这个体系是崇祯、乾隆这些皇帝打不败的。皇帝意识到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官员也就坐稳了,这就是妥协。

与官僚体系妥协,是拥有至高权力的皇帝所难以容忍的。面对这么一个“水泼不进”(当年毛泽东评价陆定一的中宣部,就是用的这个词)的庞大怪物,皇帝有什么办法呢? 如果皇帝要挑战官僚体系,只有通过诉诸特别的程序以期以某种非常规的方式介入乃至打破官僚机器的常规运作(这也就是毛泽东讲的“掺沙子”),最重要的且具 有决定性意义的, 就是”政治罪”。政治罪可以冲破官僚体系,是因为它关涉颠覆皇权的危机。“政治罪”是皇帝可以动员一切力量的理由,这也是他与官僚系统 的共识。 官僚体系容许皇帝享有更大的权力来处理政治罪的问题,因为官僚体系的权力来自皇权。官员必须支持皇帝查处政治罪,以便保证行使他们的权力。叫魂事件的发酵 扩大,就是当乾隆发现自己真正的敌人是官僚体系,于是断言叫魂与谋反有关,以便让这些小案件放在“政治罪”里纠查。(乾隆之后百年,毛泽东同样发现了这一 秘诀,并且在“反右”中尝到了甜头,之后干脆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政治罪”的追究对夹在皇帝和官僚权力中间的民间社会可有影响?在叫 魂故事里,一旦皇帝与官员发动大规模的清剿谋反的运动,地方立即出现了以“叫魂”罪名来恶意中伤和陷害他人的现象。告密邻里参与“妖术”,仿佛某种扔在大 街上的上了膛的武器, 让普通人骤然获得了伤害他人的权力。(这一点经历过文革的中国人也许并不陌生。) 借叫魂一案, 乾隆向一直对清庭不满的江南民间下手,让百姓、乡绅、士子内部互相告密检举。(与此类似, “文革”的发动者对红卫兵、干部、知识分子也始终是借用一批,打击一批,几乎没有始终如一的依靠对象,几乎人人都受害,个个一肚子苦水。 那些借“刀”杀人者,其实自己也不认为受害者罪有应得。)在这样动荡的过程中,地方上的流氓对于精英的仇恨终于获得了发泄的机会。 平素 “治于人”的普通人,在巨大权力的引诱之下变得热衷于兴风作浪。 受害者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作为一个与朴素道德无关的牺牲品来看,都是无辜的。(“政治罪”对善良风俗的败坏,为文革一代有目共睹。)

多年后,我把如何读完《叫魂》、它如何对我启蒙的往事原原本本说给第一次见到的孔飞力教授听。他完全没有大牌教授的矜持和傲慢,倒是饶有兴趣地问起我当时为什么会有兴趣,后来的阅读兴趣有什么变化,其他人对这本书的看法等。就这样,我们就在哈 佛费正清中心门口如同老朋友一样闲谈起来。想来这次见面应该感谢柯伟林(William Kirby)教授。他当时出任费正清中心主任,在哈佛各个专业研究中国问题的学生中选拔了十名学生,举办跨学科的一年期研讨班。我是这个新举措的十名受益 者之一,由此也常常去中心参与活动。在其中一次去参加活动的时候,我在费正清中心门口碰到一个老朋友,她就把与她同行的一位老教授介绍给我:”这位就是孔飞力教授。”

就是这位白发的先生,多年前让我第一次明白专制是怎样让中国政治陷入了绝境。 《叫魂》里的中国政治是真正意义上“不得不为恶的政治”。儒家追求的仁义是君、官、民共享的政治理想和对具体政治的评价标准,但在专制权力的运作过程中,它只是官僚机构维护有其自身的利益和习惯的工具;为了击败官僚体系、得到被许诺的至高权力,至高统治者只能依赖官员无以抗拒的”政治罪”,加入了对仁义的背叛;百姓则从来与政治参与无缘,一旦皇帝与官员的冲突”将上膛的武器放在大街上”,仇恨与告密立即在他们中间出现,仁义更是无处可寻。于是,在一个有”郁郁乎文哉”的政治理想的国度,无论君、官、民,都无力实践这样的理想。专制权力为根基的政治非但不是孕育仁义的摇篮,反而变成了滋生仇恨和贪欲的温床。

到什么时候,这个“不得不为恶的政治”才能走到尽头?

柯伟林:《中国的国际化:民国时代的对外关系》

这篇文章似乎是柯伟林教授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问题有其近代史渊源这一主题的继续,很多看似无关的线索互相接上以后,让我们熟悉的近代史的面貌为之一变。]

中国的国际化:民国时代的对外关系

一 导 言

无庸置言,民国时代的中國历史是由它的对外关系的性质所界定、塑造、并且最终必须依此来解释的。众所公认,在过去二十年里柯文所称之为「着重内 部研究」的方法对中國近代史研究作出了许多贡献,但对于民国时代,寻求某种有特色的「中國中心」的历史表述却未必恰是好处,因为这一时代的所有大事都具有 国际层面的影响。民国时代是以两个「新中國」的创立为界的:1912年的民国和1949年的人民共和国。二者的成形都受到国际上各类动机的制约,而二者政 府之差异则显示了国际各种影响的增强。偶有中國人受到过早期民国议会实验的直接影响,但每一个中國人将都经历了列寧主义和斯大林主义致命的混合体制:即毛 澤東所称谓的中國共產主义。

民国时代的对外关系,一言以蔽之,可谓无所不闯入、无地不渗穿、无处不盛行,如德国人所言:「彻底穿透」于中國社会的方方面面。在高层外交领域 里,中國的国家政权手段界定和维护了为所有汉人(以及相当一部分非汉人)声称所属的新的民族国家的版图。「中國」──1912年以前实在只是一个地理的而 非政治的称谓──摆脱了受「列强」监护的地位(如果不说是半殖民地),恢复了晚清时被严重限制了的主权和自治权,自己上升而成为一强权。

这一自后进到强权的演变在军事领域更为明显。我们只需比较两次中日战争的长短和结果。或者我们可以对比1900年的义和团战争与民国末期中國的表现:1900年一小批西方军人就使清政府蒙辱,而在1937-1945 年的战争中國民政府耐得比日本更久。五年之后,人民共和国──它的军队诞生于国民时代──与世界头号强国装备精良的成千上万军队战成平手。军事力量部分由 工业化造成,而工业化则建基于前所未有的对国际经济影响的开放。民国时代见证了一段中國民族资本家的「黄金时代」与近代国家资本主义的诞生。而没有外国的 合作与投资,二者都不可能。

这一时代最瞩目之事是试图按国际范畴自觉彻底地检讨中國文化,尤其是政治文化。每届政府都从国际上所认同的种种「主义」中寻求合法性,从立宪主 义到共產主义不一而足。而这一时代最让人迷惘之事,则是在民国末年,西方在中國之存在竟然消失得如此迅速与荡然无存,如果消失最终只是暂时的话。

二 外交:从崩溃的帝国到强权

外交史还未进入民国研究的中心。在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任何一时期的学者那里,外交政策和正式的、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研究从未取得像十九世纪末二十世 纪初欧洲历史著作中那样的显要地位。藉于威尼斯使节信件,兰克写出了一段《王室与民族》的历史,虽然他写的欧洲王室比民族要多些。但关于近代中國对外关系 史的著作则多将贸易置于外交之前,视国家之间的关系为一个经济、文化和政治冲突的含混不清的领域。在范围更广的国际关系领域里,现实主义外交关系学派长期 主宰学术研究,视国家为追求永久利益之集体性的、理性的行为者,认为其行为是由外部而非内部因素所驱动(所谓「外交政策优先」)。但关于中國对外关系史最 有影响的著作则总是将私人的和公共的、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因素糅在一起,搭起了一座非国家性行为者亦可做主角的舞台。

只是在最近这种思路宽泛、方法综合的研究才被雅称为:「国际史」。在这里,外交政策不过是对外关系的一部分,而且极可能是一种文化构成。因此对 于这个学派,「映象」、「感觉」、「信仰体系」和「认知标记图」等概念至关重要。这些概念组成了一套「透镜组」。如同通过「利益」与「行为」可以观察其它 民族国家一样,通过这套「透镜组」,中國民族国家的利益与行为也可被观察到。在国际关系理论家中,雷诺万和杜罗瑟尔综合了一大堆因素,包括认知问题、利益 集团政治、人口和文化变迁过程,同时并未忘记给予权力政治和地缘政治以传统的关注。他们的著作与国际史学家的著作最为接近。然而即便在入江昭和韩特这样国 际史大家的著作中,国际史也还是缺乏理论。

虽然中國对外关系的研究通常理论贫乏,但它却不乏不甚完善的理论。馬克思主义─斯大林主义─毛澤東主义的传统强调对外关系中的经济和階級因素, 尽管它得被迫随时代的政治大势而屡屡修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使在共和国自身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列寧的资本主义「最高阶段」里帝国主义和金融资本结合 的论断也仍被当作权威理论,虽然它根本解释不了帝国主义的西方在中國的各类活动。近来,近代中國史又被剔去其复杂性与偶然性,以便对其的叙述可被纳入「世 界体系」学派。还有,用后现代主义方法来研究中國对外关系的史学似乎并未能避开老式的政治论争,虽然杜赞奇的著作是个明显的例外。

在这理论亢奋中,几乎无人对中國外交史进行认真的学术思考。高龙江、福伯斯、乔丹、威斯塔德、孙友利、克立福德、还有下面将引用的其它一些人, 虽然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几乎都不会认为自己是外交史家。或许,这是由于国际史曾追随过外交史,也就是说,有关中國外交活动的研究几乎全源自于一块狭小 的中國研究领域,而这一领域至今仍在做对外关系的研究。结果是,西方没有一部二十世纪中國外交史的权威之作(十九世纪中國史也一样,在英语文献中摩尔斯 H.B.Morse的著作仍未被超越)。如果要在西方文献里找中國外交事务详尽的综述,人们必须退回去查当时代人包拉德、巴斯和列维等人的著作。中國作者 们较容易写出一些外交通史,在民国时代也确实出版了几部优秀的著述,但他们的学术一直受到历届中國政府政治上的限制,直到最近才有所改变。只是在90年代 并且只是在人民共和国,当查阅外交部档案比台湾更为宽松之时,才出现了综合性的、大体上非政治化的、并基于档案的中华民国外交史概览。

与其它领域相比,外交史研究如此缺少活力,相当令人遗憾,因为民国时代的中國外交从它毫不起眼的弱小地位取得了惊人的成就。1912年的民国政 府继承的不是人们说的历史的中國,而是大清国,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庞大清帝国,涵盖了满洲、蒙古、东土耳其斯坦和西藏。没有哪个中华帝国像满人的清帝国一 样如此广袤与长久。然而在二十世纪头十年里,到处都是帝国崩溃的征兆。但民国时代让人惊讶的事实是,这块空间不仅被重新界定为「中國人的」和中國的神圣国 土,而且在外交上亦被如此维护,以致于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基本上还与清代的一样,只是去掉了外蒙古。清朝消失了,但帝国还在。更确切地说,帝国成为 中华民族国家的基础。这或许是民国外交最大的成就。

维护国界 维护民国漫长的、军事上无法防御的国界的任务,主要落在负荷沉重、但却常富于创意、并总是顽强不屈的外交上。例如,1912年袁世凯 总统宣布「恢复」1910年逃往印度的西藏達賴喇麻的称号,尽管这位達賴正在宣称他自己对西藏领土有完全的支配。两年后,中國拒绝与英国和西藏政权签署一 项协议,而此协议旨在强调中國对西藏的宗主国权,而非完全主权。在20和30年代,中國大肆鼓吹逃到中國本土的班禅喇麻的权威,以对抗顽固要求自治的達賴 喇麻。然而在1940年新達賴喇麻被命名时,国民黨政权再度承认了他的教权,纵然不是俗权,以有权册封達賴的称号为前提。1942年西藏建立了自己的外交 部,中國拒绝与之交往,与英国迥然不同。英国是西藏自治的外部主要支持者,当战后英国影响消失殆尽,西藏重新正式并入中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总之,历届 中國政府都拒绝解决西藏问题。它们在等待时机,直至1950年西藏问题可以朝着对中國有利的方向解决。

把新疆的几个地区维系在中國潜在的范围之内而非任其滞留于中國之外的周边,需要一项坚定不移的不承认政策和更强的外交韧力。自封的汉人新疆地方 长官杨增新和盛世才促成了这一事业。他们为自身的利益而鎮壓民族分裂主义并竭力限制苏联的影响,因而有助于一个长远的目标:即在一个中國国家政权几无实际 权力的疆土中维持中國的宗主国概念。即便在30年代末,当新疆实际上成为苏联领土的延伸,而中國的抗日战争却又依赖于苏联的军事援助之时,国民黨政权仍拒 不放弃所声称的权利。它韬光养晦,一俟苏联力量移走,即实施一通「精巧的手术」,在这个省份建立了国民黨中國人的领导权。高龙江称此为「英明的」和时间算 计得恰好的外交,认为它「为中华民族保住了新疆」。国民黨政权随后处理了同期发生的所谓「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叛乱。该叛乱主要要求地方自治,虽然也有些 想分裂出中國。但它最终二者都未得到。新疆也保住给了中國共產黨──1949年10月12日,共產黨完好无损地继承了它。

在满洲问题上,对边疆地带麻烦现实的不承认政策被运用成了艺术。但在这里,战斗的意愿伴随着外交。外交毫无疑问充分显示了一个执着的和一统的中 國民族主义观念:中华民国将为保卫满洲家园而动员起战争(虽然中國人自十八世纪起便在南满定居,但汉族移民只是在1907年才合法)。民国初建之时,北满 实际上是俄国殖民地,而南满则为日本势力范围。民国自始至终几乎无日不为这块土地谈判或战斗,包括1929年与苏联的直接对峙和1937-1945 年与日本的全面战争。中國外交最大的成就是在满洲国问题上。满洲国由日本管理,目标是将日本1931年对这个地区的武力征服赋以政治上的合法性。中國自己 改变不了日本控制的事实。但是,通过在国际上进行协调的外交,不仅「不承认原则」成为标准的政治术语,而且中國也能够做到否认满洲国的任何合法性:在它建 立之初,除日本外,只有萨尔瓦多承认这一新满洲天堂。中國不妥协的姿态使自己日后成为日本敌国之合宜的盟友,包括两个最终将满洲归回到中國治下的大国:美 国和苏联。

外蒙古问题有不同的结局,可能是因为中國在那里遭遇了别处所没有的复杂情形。1902年清政府允许汉人在蒙古定居后,蒙古反中國统治的内部一致的抵抗迅速高涨;此外,一个强大的邻国坚定地支持分裂主义运动。1918-1919 年,中國军阀势力和俄国内战都蔓延到蒙古,蒙古黨人在新苏维埃国家那里找到了同盟并于1924年宣布成立共和国。这是中國的不承认政策对之无可奈何的唯一 例子。在台北出版的地图上,外蒙古仍是中华民国的北疆。但是,国民黨政权在1945年的中苏条约中自己承认了蒙古的獨立。毫无疑问,这么做只是为救急。蒋 介石力排国民黨领导人众议,对他来说,只是与苏联结盟有可能阻止共產黨叛乱的「国难」时,这一「最大的牺牲」才可以忍受,并且恐怕也不是永远忍受。然而共 產黨并未被阻止,而蒙古人却在1945年10月斯大林式公民投票中认可了他们的獨立(487 ,000 票对 0票)。毛澤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只得接受这一事实。

至1945年,除了外蒙古以外,清帝国的所有边疆都已经恢复。在这些被恢复的边界地区,外国的影响比1911年大大减弱;苏联在新疆和满洲的居 住权也将在十年之内消失。民国还超越了1911年的边界,对清政府1895年割与日本的台湾重新行使主权。在满清最边远的地带,中國外交的坚韧、执着以及 全面的成功,或许可以解释为甚么人民共和国毫不动摇地要再次恢复台湾领土,纵然它一分钟也没有治理过台湾。

内部国界 民国时期中國外交一个更为一贯的目标,是恢复在中國本土的主权。当毛澤東1949年宣布中國人民终于「站起来了」的时候,他忽略了这 一事实:即人民共和国与民国不同,它继承了一个无须面对政府辖外之洋人租界的国家,其中更没有使外国人免于中國法律约束的治外法权制度。这不是自动发生 的,而是坚定地清除帝国主义政治残余的结果。这一外交过去曾处于西方关于中國对外关系著述的中心,但除了30年前出版入江昭的《帝国主义之后》一书,这一 外交在西方已几乎被遗忘,虽然中國史学家以可爱的细节重新叙述了它。

正如一位外国外交官所称,国民黨政权有一种特别的「治外法权情结」。它产生于华盛顿会议(1921-1922 年)失败(依中國的观点)之后,并在1926年北伐中与自义和团以来最大的民众排外潮流结合在一起。与义和团的仇外不同,该潮流是一场有组织的排外,配合 着包括以经济抵制为手段在内的「革命外交」。假如在漫漫百年的取消西方特权的斗争中可以有一个转折点,那就是1927年1 月的侵入汉口英租界。中國政权后来没费一枪一弹就将它收回。在这之前的18个月里,国民黨控制下的地区已发生了反英的宣传及抵制英货运动。而在侵入英租界 前一个月,英国在其圣诞节备忘录中已做了罕见的(对某些强权来说,是背叛性的)许诺:「对条约权利做同情性的调整」──包括无条件的关税自主──以合乎 「中國人民合理的意愿」。但在租界被侵之刻,一些强权将做出军事反应的可能性──如同在1900年对待义和团那样──是的确存在的。

不过,英国没有这么做。它在谈判了不到两个月就放弃了汉口租界。尔后的四年里,中國外交家们常常舌战列强,「成功地以一场外交革命辅佐着国民革 命」。如果不是发生了满洲危机,这场外交革命肯定会在1931年治外法权全部终结时达到顶点。到了30年代初,谈判已使中國重新控制了海关、关税、邮政、 盐专卖岁入,以及近三分之二的租界。在所有这些谈判中,中國谈判家运用了华尔德伦所称的(虽然是指北洋外交)「不妥协但合法度的渐进主义」,这大概比单方 面斥责旧条约更加有效。为这种艰苦而专门的工作,如朱莉所描述,外交部在全中國招收了「一批最具世界眼光和受过最好教育的青年」。甚至在1943年全部租 界正式归还之前,民国政府就已经重新取得了对租界内中國居民的司法控制权,并且──我在别处论及过──它还努力去驯服内部国界最桀骜不驯的地带:条约口岸 的国际社会。旧条约制度的终结奠定了民国在战后与西方进一步就司法、商业、文化等新条约谈判的基础,而这种新谈判则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构成了中國外交议 程的最基本的部分。只有香港和澳门还处于殖民政权之下,但看来亦不会长久。在港澳之外,随着治外法权的消亡,中國法律开始管辖并逐渐加大限制外国人在中國 的活动。现在依然如此。

国际环境 边界的维护──当中國无力为它而战时──和国内主权的恢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环境。中外政府把民国看成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共识,有 助于中國的边界政策。正如十九世纪帝国主义列强对清帝国的领土完整给予口头支持时一样──部分是避免他们自己为之争吵──外国列强深信新的中华民国若分裂 而非统一只会造成更大的麻烦。西藏1913年宣布了獨立,许多省也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形式宣布了獨立。它们没有一个得到过民国认可,而且除了组成满洲 国的东北省份,也没有一个得到任何外国的正式承认。不管是利还是弊(不利面如须偿还清政府的外债),民国作为清王朝继承者的地位在国际上没有受到挑战。

当中华民族国家自我建立之时,它的力争内部自主得益于当时的国际大趋势:在国际强权政治中欧洲的辉煌已开始终结。再看1927年:英国放弃汉口 不仅告诉了中國民族革命者而且也告诉了西方人西方势力在中國的衰落。当时英国外交部远东司的普拉特认为,英国「一项实在的手段,是以武力做假惺惺的威 胁」。派遣军队确实被提出考虑过,但被认为毫无意义,因为在对付国民黨人最有力的武器──民众经济抵制运动时,「军队是毫无保护作用的」。在上海,英人曾 进行了威吓,聚集了一小批武力保护租界区,但英国的参谋总长们心里明白,如果民国军队坚决攻击,想不出来有哪支英国武装力量可以守得住租界。总之,在英国 公众舆论变得反干涉反帝国主义之时,任何重大的军事行动都是政治上不可能的。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在给中國公使蓝普逊的信中写道:「远离英伦,中國人持续不 断的挑衅充斥你的耳目,但你无法想象在这里我们的人民是多么极度地温静。」

西方不但开始从中國撤退,而且在一次大战之后分裂开来,不再成其为一个纯西方的实体。本世纪初,西方列强的联合体在对付清政府时把日本囊括了进 来,从而极其严重限制了清帝国的外交自由。这也说明了为甚么清政府未能加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国际盟约体系,纵然它想加入时也不行。但1914-1918 年欧洲的灾难改变了这一切,使中國成为重组中的多极国际体系的一员。

人们广泛地阅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之后,可能仍不知道中國曾加入其中。但无论中國在徐国琦所谓的民国「无知年代」里经历有多痛苦,它加入这场战争乃是其对外关系的主要转折点。如张永进所阐明,民国在其1918-1920 年外交中第一次自觉地进入「国际社会」,并同意遵守理论上约束国际行为的条例和规范。中國成了国际联盟「宇内合作」(借用凯欧汉Robert Keohane的说法)的积极份子。但国联在执行其法度上之无能,反过来增强了民国以獨立的外交争取自己利益的意愿。中國后来在1931年满洲危机中对国 联之无能更感切肤之痛。但在两次大战之间,民国是以其外交实践而非外交理念使中國得以首次与列强单个地而不是整体地打交道,而由此所形成的双边互惠关系则 是1928-1931 年间条约修改成功的首要因素,并在日后导致了近代中國的第一批重要的国际结盟或联盟。

盟友与敌人 随着与日本关系加剧紧张,结盟在整个民国期间成了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并于1937-1945 年的抗日战争中达到了高潮。中國的生存与最后的胜利取决于在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中找到支持者和盟友。国民黨政府1927年后动作迅速,从中國被列强联合盘 剥的时代,跃入与世界三大最强国德国、苏联和美国结有重要经济和战略联系的时代,以抵御第四强日本。按英国外交部的评价,1927年的中國仍是「一潭稀 泥」;但到了1945年中國已成为一个强国,全球力量平衡的重要砝码,同盟国胜利的重要因素。这回,中國在同盟国中的角色与一次大战时不同,是合作者而不 是乞求者。的确,此时的中國已正式成为一个「世界大国」。这个地位是以它在战争中和外交上的表现而获得的,并为它在新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常任席位所确认。

在与德国的交往中,南京政府开启了近代中國的第一个基于平等互利原则和实践之上的合作关系。这一关系建立在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的联系上,在许 多方面都是民国期间最成功的,并可以说赋予了中國在中日战争的初期藉以生存的军工能力。实用政治再加上一点对日本的共同畏惧,导致了民国与苏联的联盟 (1938- 1940年)──高龙江和贺军对此深有研究;以及与美国的联盟(1941-1945年)──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汗牛充栋,但直到最近为止几乎 全是美国的看法。这些伙伴关系确保了中國的生存,训练了中國的军队,并把民国带入了全球权力政治的中心。这些关系没有一个维持永久,但每一个都正当其时。 民国如何寻求、处理、确立和最终结束每一个伙伴关系,是近代中國外交中更令人感兴趣的故事之一。这些关系总起来证明了中國外交灵活多样,能够在短期内通过 极其不同的关系咬住大体不变的目标。

毫无疑问,中國对外关系中最有影响、最复杂、最危险,而且最终最具灾难性的,是与日本的关系。战争是对外关系种类中最终极的类型。八年与日本的 战斗给中國人民、中國经济和中國政府带来了沉重的损失,并且战后时期从未真正恢复过来。在与日本的关系中,中國也试图实现大体一致的目标和政策。但对付西 方帝国主义卓有成效的手段──执着、合法度、经济抵制──在中日关系上最多只能说未起作用,最糟得说适得其反。而中日关系则从外交争端走到公开军事对抗, 最终进入野蛮。

第二次中日战争的「亚洲屠戮」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尤其在西方学界,不过战前的中日关系已是近来研究的课题。虽然还没有一部全面的中日外交关系 史,但「国际史」的多视角研究方法却已做出了不少重要的贡献。30年代中國对日政策在国内的方方面面以及「公众舆论」在政策的酝酿和制订中起着日益重要的 作用,已见于柯博文的杰作《面对日本》的中心部分。乔丹指出了30年代初国民黨的一轮新「革命外交」导致了出其逆料的结局,尤其是抵制日货运动。他认为这 轮外交非但未能吓退日本,反而首先是事实上促成了日本的侵略。孙友利对中國30年代「绥靖」外交富有启发的修正性阐述,则强调了中國对外政策的文化构成。 他认为「绥靖」外交的制订与实施是基于对「帝国主义」的一些理解,确信日本与西方列强间有不可避免的冲突。这一「定见」体现在蒋介石1937年7 月的战争巨赌里,也体现在尔后四年他试图使世界政治纳入其预想之决意中。基于此,入江昭力荐我们重点从文化视角来看这段时期的中日关系:中日首先是各自文 化国际化中的伙伴,其次才是其相互竞争成为一种文化决斗后至死方休的敌人。

日本的战败结束了战时的同盟结构和中國在其中的地位。如果中國此时可以说已成了强国,那么它将不得不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的两极世界里游 弋,而这一世界又由于美苏皆无法控制中國共產黨造反而变得极其复杂。国民黨的中國将赢得战争──不光是对日战争,还有为中國的主权以及中國在世界上自立的 奋斗──但它将丢失国家政权。这一结局不仅当时出人意料,现今回顾亦令人愕然,同时也说明了为甚么战后阶段一直是民国外交史中最具争议的领域。赖文开创性 的研究《胜利之砧》,揭示了国际国内形势互动的相关性,比其它著作更好地解释了共產黨人如何赢得满洲并为夺取中國打下了基础。最近威斯塔德利用了新的苏联 和中國的资料,探讨了冷战政治背景下中國内战的起源。他指出四方(重庆、延安、莫斯科和华盛顿)主要的政策制订者几乎都不称职(充其量也不过是短视和失 算),并清楚地展示了冷战外交如何从根本上塑成了中國内战并部分地决定了其结局,而且中國共產黨亦已是冷战外交的一角。韩特进一步追溯了中國共產黨自己的 对外关系方针的起源,显示该方针獨立自主于其它的后中华帝国政权,最后甚至獨立自主于共產国际和苏联导师。在共產黨「胎中之国」的对外政策中,人们可以看 到有些主脉延续到1949年以后,其中有不少──这是我的理解,不属韩特的──是一位固执己见的领导人对对外事务横加种种危险限制的主宰。不过,毛澤東将 继承一个国家和一段外交上富有成就的历史,这二者将让人民共和国打一开始就在世界事务中扮演一个主要角色。

三 对外关系的内部化

界定和维护中國人的「祖国」是在国内无法避免的国际化环境中进行的。国际化的具体标志在城巿里最为明显,尤其在条约口岸:柏油马路、电灯、公 园、大多放映着好莱坞片子的大影院,更不必说居住在那里的成千上万外国人了。但国际化也将随着以外国资本铺设的铁路而穿越大地;随泛美和汉莎引入并与中國 政府合伙的民航而飞升天空,并随军队──着西式军服,荷进口枪弹,听令于挂满入时勋徽肩章的将军,受训于接踵相继的外国军事顾问──而行进到任何地方。甚 至远山僻壤也会在一夜之间被国际经济力量改变。

例如江西省西南的大庾县,它在二十世纪里得益于它的第二次或者说第三次、但无疑是最戏剧性的一次进入全球巿场。大庾曾是县治所在地,几个世纪以 来一直是主要的贸易站,是从广东出梅岭关口后往北的第一个城巿,正当在连接广州和华东华中贸易最繁忙的一条路线上。1736年法国人杜阿德描写道,这座城 巿「像奥尔良一般大〔约100 ,000 人〕,人口稠密,风光秀美,有很大的买卖,亦是休闲胜地」。大庾在中西贸易的广东公行制全盛期繁荣了起来,买卖茶叶、丝绸和鸦片。但1858年太平天国的 石达开西征越城而过之后,大庾开始衰落。随着条约口岸制向内地的伸张和上海的成长,梅岭之路便只限于地区间往来。大庾成了死水一潭,只值作一个最低等的征 收厘金的小站。它的可耕地只能养活它一半的人口,本地茶叶、毛边纸和一度颇负盛名的大庾板鸭,产量纵有增加亦不足以挽回颓势。

后来在大庾发现了钨。矿石是在十九世纪末被一个外国传教士发现的。他在西华山一带拥有地产,该地产结果证明蕴藏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黑钨矿,矿石可 以采掘制钨。不久,当地士绅从教士手里买下地产,并立西华山为「公共财产」。但这种公民心胸只维持到1916年。其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高峰,对钨有疯 狂的需求,主要用它来制造火炮和特种钢。于是一窝蜂的土地抢购接踵而来,西华山被瓜分成几百小份,20,000 个矿工挖掘着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战略矿石。大庾成了暴发城巿。它发展了一个旺盛的巿场以经营精美丝绸,进口西方毛织品,甚至西方化妆品。茶馆酒楼也兴隆了。 当江西和广东省政府在为如何发展和垄断中國最珍贵的出口商品争执不下并与南京政府意见不一时,大庾却在一边安享了20年世界钨砂贸易中心的地位。

但进入世界巿场之途并非对所有行业或地区来说都很平坦。一个有名的例子是制丝业,中國丝差劲的质量和营销已危及了这一民族最倚重的出口业之一。 于是在1932年,国家和省政府与私营企业主的「蚕丝改良会」合作,建立了首先是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家丝生产质量标准。在国际联盟专家的建议下,政府开始规 范制丝业与个体生产者。中國农民被强制在自家或其它用于产丝的房屋里喷洒消毒剂,并被命令只向政府购买蚕茧。这些颇为成功的改革并不是朝着制丝业国家标准 化的第一步,而是国际化的第一步。中國将国际标准内部化,使其为己所用。

政治样板 从整体来看,以上所言也适用于政治标准。民国时期,可能除了张勋1916年策划的政府外,没有一届政府相信复辟大清国能解决中國二十 世纪的各种危机。将一整套新的社会集团──资产階級、无产階級、知识界和常备职业军人──整合到一个民族国家的新结构里,这种大任在中國政治史上绝无先 例。这是不停地进行各种政治形式实验的一个时代,或者确切说,一个世纪,但没有一种是土生土长的:1912-1913 年的议会共和;1913-1916 年的军事獨裁;1916年的君主立宪图谋;还有最经久的列寧主义黨国。

从1924年至今,黨国是中國政治的中心舞台。虽然大部分学术文献着墨于共產黨种型──即苏绍智所谓的「中國特色的黨治」──但黨国的思想谱系 从列寧到斯大林、再到国共两家换任换代的领袖群却是一脉相承的。正是在苏联的循导下,孙中山撰造了「以黨治国」的理念。并且绝非偶然,国民黨为南京新都 ──一座将仿形巴黎和华盛顿的国际性都巿──设计蓝图时,国民政府的建筑结构俨然就是国民黨中央黨部的翻版:一个结合北京天坛和美国国会大厦最显著特征的 建筑奇观。到了30年代,努力「黨化」政治生活甚至文化生活成了国民黨政权的第二生命。直到不久前并且主要在台湾,执政黨的政治文化还压制了政治实践和学 术研究中取代黨国的异议。

不用说,中國的政治实践和运作时不时地翻版政治模式,走样走谱得依稀难辨。当历届政府制订或声称它们正筹备一部「宪法」时,并不总意味着它们有 意于循宪法治国。在袁世凯筹划獨裁时,正在为袁出谋划策的美国政治学家古德诺的一位好挖苦人的纽约朋友告诉他:不弄个宪法顾问就连最反动的政府也无法治国 了,「活像咱这儿打算漠视法律的大公司们打一开业就没把本土上最棒的律师弄到手」。中國30年代自成一体的法西斯份子也有他们的顾问和榜样,并且无疑在南 京政权的历史形象上打上他们的标记。然而,导致中國「法西斯主义」获其名的所作所为与欧洲的法西斯现象鲜有相似之处。充其量不过是有意引进一个现成法西斯 国家政权的上层构造而已──口号、队列、歌咏、宣传──从无意于法西斯主义的基础:社会运动。后者是当时德国纳粹主义和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政治力量之所 在,而国民黨领袖们对其味同嚼蜡。在论述法西斯本质的浩繁文献里,没有一个定义适合于定义它形形色色且经常争吵不已的中國崇拜者。对法西斯主义至今尚还未 找到一个内涵充足的中文意译,只有一个干巴巴的音译「法西斯主义」。

然而,中國共產主义的情形却不是这样。它的「共產」决心将转化为在其统治领土内一场史无前例的财富与地位的再分配。很容易就可看出:中國的共產 主义,特别是毛式的,与斯大林苏联所实行共產主义或是从台尔曼到豪尔等西方共產主义领袖们所理解的共產主义很不相同。很多关于中國共產主义的文献,从史华 慈始初的研究到塞尔顿「延安道路」的力作,再到最新关于中國共產黨起源的论述,都费尽苦心地强调了这个黨的本土特色,从而使人容易忘记这一运动在其幼年曾 多么有力地与国际力量连在一起,多么深入地将国际共產主义的原则内部化。如果不频频地提到共產国际、苏联领导人、苏联在民国时期对中國政治生活的大量干 预,中共的政治历史将根本讲不通。在对外政策上,牛军最近的研究再度证明:虽然统一战线政策导致了中共领袖人在1944-1946 年与华盛顿谈情,但他们心里明白他们将与莫斯科成亲。无论是在野还是掌权,之于艺术或之于工业,见诸内政方针或见诸外交政策,中國共產黨更多地是走苏维埃的路而不是背离它。我们必须牢记这一浅显的事实:没有苏联就没有中國共產黨,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军事理念 最后让我们看一下中國黨国政治的政绩与一种更为历久不衰的外国影响的关联:近代军事理念──它已成为近代中國政治的一个恒久部分。二 十世纪上半叶,当国民黨和共產黨皆以武力取得政权时,中國是西方军械军火在世界上最大的巿场。它比世界其它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更多的兵役、更长的役期。更说 到点子上:西方军事理念(苏联的、德国的和美国的国家形式)无疑是西方对中國单一最成功的文化输出。可能至今还是。

不用老外教,中國人也会打仗或使用暴力。中國的战争能力早已令人「敬畏」。不同的是,自晚清袁世凯训练国家的新军开始,一支支常备、职业化军事力量的建制常可与它的国外军事组织具体楷模相媲美。1924-1926 年苏联顾问在广东训练的政治化武装,1927-1938 年普鲁士德国式训导的蒋介石中央军,还有在抗战中先后由俄国人和美国人担任顾问的几支军队,都是一些范例。

还有,始于袁世凯和袁初逝时期的政治权威的军事化。它先崭露为「军阀」时代的一种地方性现象,尔后在国共两家黨国的军事委员会主宰的政治中心制 度化。再尔后是蒋介石新生活运动所欲图的全民「军事化」,最后则是毛的人民共和国里无休无止「战役」的动员和在强迫性向共產主义进军中把社会单元编为诸如 「大队」(英文本义为「旅」──译者注)之类的重组。至于维护大城巿街区秩序,先是国民黨的中國,后是共產黨的中國,是东洋西洋最新式警察训练的受益者 ──如果「受益者」是个妥当的词。

商保格最近通过「把军人召回来」而重新解读中國政治史的成就证明了:内部或外部的安全问题总是中共的政治议事日程的首选;军人政治家如何以「兼 职」在中共黨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政中起到核心作用;军方的价值观念如何从众多观念中挤出来而成为政治运动的源泉;经济的优先项目又是怎样在国防战略基础 之上制订。所有这些亦完全适用于国民黨政权,它将一个我所称之为「民族安全的国政」遗赠给共產黨人,包括一个首先是为国防的庞大国有工业部门和军事─经济 一体化力量的创造性。

四 文化和经济的国际主义与国际化

不管对外政策对民国政权来说有多要紧或外国样板对民国政治有多重要,民国时代最醒目的标志则是与外国人在文化和经济上接触的广度与深度。可能正 是在这些领域里,中國最深地溶入了国际上各种活动之中。首先并且并非不重要的,是与外部有亲身关系的更多的可能性:即在海外生活、工作、学习的亲戚。他们 从东南亚、北美、西欧、中欧、苏联、日本写信、寄钱回来,偶尔还回家。

传教士 旅居海外的中國人有他们的经历,旅居中國的西方人亦然。中國在其近代史上从没有如此开放过,如此举足可及,甚至对最大的流氓们亦不例 外。用传奇大流氓林肯自己的话说,这是「一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冒险」,不然他哪里能发迹?这个做过英国圣公会牧师和国会议员的匈牙利犹太佬,在1921年 揣着一兜子计划到中國「把这个国家发展成一个第一流的陆上和海上强权」之前,就已因在三个国家从事间谍与煽动活动而遭到通缉了。他成了北洋军阀时代里三位 大军事家的首席军事顾问,包括吴佩孚,代表他们进行庞大的军备和工业交易谈判。只是在国民黨统一中國后,他才退隐坐禅,在南京附近的一座庙里做起了和尚。 但他巡游的冲动又把他送回欧洲去做「佛教布道僧」,而在那里他因欺诈而被捕。

我们较为熟知的那类传教士则一直是研究和争议的对象。马克吐温曾警告说,「多一个皈依者我们的文明就多一分被追赶上的危险」。从那以后,一大堆 怀疑论调的文献便涌了出来,与传教士们「主在中國的圣职」的友好记述相持不下。只是到最近,学术界才开始涉及民国时期传教与国际政治利益间的关系。同时, 研究传教活动中极少涉及过的宗教主题也得到了认真对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贝思现在的研究工作,正在证明在二十世纪中國基督教是怎样被「内部化」,并在土 生土长的各类中國宗教中找到一块落脚之地。

传教中较为世俗的活动,在近来一些有关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國的历史的著作中──包括小说──受到了关注。按艾卡特的说法,甚至医生也算是「文化传 教士」。技术传教士──如果可以用这个词──是斯特罗斯对美国农业专家在中國的工作批判性阐述中的主题,而陈意新则显示了农业合作社的种种国际模式如何在 民国时代通过传教士的介绍而被内部化。

军事顾问和雇佣军人一直是另一种的文化牵线人──我们不可以考虑「军事传教士」这个委婉说法吗?就中美关系来说,人们的注意力几乎全集中在40 年代史迪威和魏德迈使团的高层政治活动,往往还带着很强的黨派眼光。然而归根结柢更为有趣的则是这些使团制度史,尤其是把它们与早期国民革命运动的苏俄使 团制度史相比较,或与1928 – 1938 年间国民黨政府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制度史相比较。德国军事顾问团近年来一直是详细研究的对象,不仅它的领导权,还有它的组织、制度文化和它在军事、经济、意 识形态与政治事务一大圈的影响。我们亦从中得到材料来评价顾问和主人间个人的、近乎师生的关系,如像蒋介石与他第一任亦是最信任的德国顾问鲍威尔的相互影 响。我们也了解那些传授给了整整一代中國军官的课程,它竟如此跟得上时代地来了一门必修课:「种族对政治的影响」。

教育 当中國为一批世界性的、各色各样的高等学府提供校舍时,国际教育最广泛的影响应该存在于官方范围之外──有时是因为某一外国在政治上有意 地广泛资助各类文化事业,但更普遍则是因为中國青年人齐聚在中國的国际教育机构里,身处于一个开头不是太协调、但却充满活力的教育交流时代。由于学者们研 究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各类规则的起源和中國学生基于高水平国际标准的训练,早期国际教育已是中國对外关系研究中最富成果的领域之一。

然而颇具讽刺的是,30年代高等教育逐渐被取回到中國国家控制之下也是基于国联的国际知识合作项目的一个委员会的「国际性」指导,至少被其首 肯。这个以其领导人、前普鲁士教育大臣贝克命名的「贝克委员会」,描述了中國教育的组织混乱(不知甚么理由它归咎于美国人)。它决意强化国家对各类教育事 务的控制;将国立大学体制在地理布局和财政方面合理化;并建立全国范围的入学考试制度──其中允许官方干预某些特殊学科的录取。其结果是在「权威主义知识 观」的基础上将中國的高等教育重组、集權化、最终国家化。该观念为国民黨政权所认同,且被毫不失时地大力贯彻。就学科而言,30年代初的这些改革标志着中 國高等教育中重点发展科目的一次根本的、至今尚为永久性的改观。人文学和社会科学不再优先,招生开始受限,以利于自然科学、数学和工程学科。

最大的国际学校根本就是众条约口岸:学识、聚会和民族主义冲突的多元文化竞技场。二十世纪前期,它们是近代经济生长的中心,中國人和外国人相聚 的要地(更不用说来自不同地区的中國人了)。它们是滋生有国际联系的新社会階級的最惹人注目的土壤。它们的盛期恰逢中國资本主义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见 证了中國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獨立的工人运动的发生、以及一个国际取向的、与政府鲜有搭界的知识分子群的兴起。正是在这里,我们有了民国「民间」对外关系领 域最好的范例。

在中华民国史的领域里,上海──同时作为一个国际的和中國的城巿──已成为新著作自然的焦点。在仅仅是对这个大都会的研究中,洪妮格和裴宜理重 新启开了劳工史的大门,而这一领域自从谢耐和的著作之后在西方一直沉睡不已;魏斐德将警察与其对手们在底层社会暗中进行的斗争曝光;洪妮格探讨了苏北移民 文化,瓦萨斯特罗姆探讨了学生文化,叶文心探讨了银行业文化──所有这些都得益于近几年才对研究者开放的档案材料。

然而,这些口岸城巿的国际社会史有待于编写。魏斐德、叶文心和其它人所研究的是那些渐渐觉得自己也是「上海人」的「外埠头人」,包括了中國的银 行家、工业家、工人、学生、记者、青洪帮徒、妓女,但这不是国际「外埠头人」的上海,不属那些克利福德新近著作中的主人公们:来自全球的商人、冒险家和难 民。这也不是年轻桑本的上海,一个在保卫曾一度被称为「东方爱尔兰」地方时谋杀人、最终遭人谋杀的大英永久居民。这些口岸城巿并不只是观光之地──想一想 国际旅游的机会尚处在洲际航空旅行之前的时代──而是那些以中國为主要居所的外籍人生活、做事、四海为家的地方。

近代中外关系中最缺的就是中國人和在华外国人交往的历史。中外档案的开放如今允许了这一历史现在就编写,并且,一言以括之,允许「把西方召回来」,视外国在中國的存在为中國近代史整体的一部分。

商业 可以肯定,对于任何中國工商史的新作、中外经济合作与竞争类型的新研究、或近代中國资本主义在国际背景中长期段发展的新探讨,把在华外国 人史考虑在内是必不可少的。正如白吉尔令人信服地指出,区分「民族」和「买办」资产階級毫无意义:所有重要的工商业皆有不可或缺的国际联,纵使它们几乎全 有民族主义的老板。同样毫无意义的是将经济国际化的讨论仅限于条约口岸。如果我们引证劳斯基的发现,那么民国时代经济成长的活力则是激活于并远远超出于条 约口岸和城巿地区。劳斯基分析了1912- 1937年间国民经济持续性经济增长的规律,发现它「植根于外贸的增长」。

同样的说法亦可解释民国下半期国有经济部门的迅速膨胀。中國国家资本主义是基于与外国公司和政府的合伙以及外国的技术援助才发展起来,并且也只 能如此才发展起来。为民航提供了资金的合资企业是如此,外国参与的国家铁路网扩建是如此,中國第一家汽车制造厂的建立是如此,并且最令人注目的是,日后成 为晚期国民黨和早期共產黨政权经济核心的国家重工业部门的创建也还是如此。那些掌管着中國国家资本主义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计划人员大多曾在国外接受了训练, 或被派去国外与合作的公司或政府一道工作。后来,国民政府在战时转移到四川时,他们证明能够熟巧地应对当地困难的环境,尽管他们的计划和训练是基于已艺术 化了的技术水准和与最发达工业经济的长期联系。到了民国晚期,国家掌握了中國总工业资本的三分之二强,这不仅是国家化的结果,也是国际化的结果。千真万 确,这是孙中山在为中华民国规划实业蓝图时曾说过的「中國的国际化发展」的结果。

五 结 语

如果民国时代确实有这么一个国际化高潮,那么我们怎么解释其后的年代?在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年月里,除了一个西方大国,中國断绝了与所有其它西方 大国的正式关系,并反过来遭到它们在外交上否认。中國被拒于全球外交的中心论坛联合国之外。在国内,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被赶出中國,他们的机构、公司、家 业被没收,他们的中國合伙人和朋友受到政治嫌疑。到1952年,甚至接收西方国家的来信都可能被看成一种阴谋煽动行为。中國人民用毛澤東的话说是「站起来 了」,但却把中國近代史上最长久的一批外交关系弃如敝屣。

一种解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对部分中國人和外国人之间前所未有的密切交往作出反应,如果不说它是过度反应。可是,它承接的是一个在国际上成 功地维护了中國的地位、在内政中恢复了完整的主权的政权。难道不能简单地在这些成就之上谋求发展吗?上述中有一点应该是清楚无误的:民国赋予了中國晚清所 没有的能力──在境外主导中國的外部关系,在境内调整、引导对外关系以使其为国家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建立就现成有这种能力,并且可以把它用到极端。

一个更有说服力的一般解释是,早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把中國的对外关系削弱到这种程度,是因为它把全部关系指向一个方向:东方(冷战意义的东方 ──译者注)。中國从没有像在冷战中最热的年代里那样深深地溶入进一个国际体系之中。它也从未在一项对外关系上深入到像全方位中苏同盟这样的密度和广度。 这是一个(起初)有共同意识形态的同盟,建立在苏联对中共数十年为师为友的基础上。此外,它是中國历史上说得最明白无误的军事同盟。它是文化和教育的同 盟,为在苏联学习的数千中國人和在中國教课的数千俄国人所明证。它还是一个经济同盟,比近代中國中任何一种外经济关系都更具深度和复杂性。通过长远规划和 年度商谈,中國经济将与东欧和苏联兄弟们的经济联在一起。不时地,中國还将甚至成为它盟友们的捐助国,就像它在1953年给摇摇欲坠的东德政权送去紧急援 助食品一样。大体上,中國是世界史上最大的一次有计划的技术转让的受益者,该转让帮助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建立了一个新核心。之于人民共和国,犹如之于它之 前的国民黨政权,工业化就是国际化。

只是在外交和内政两者完全失策后──它们是一五计划后毛澤東领导下紧密相连的现象──中國才会在60年代陷入外交的隔离和经济的孤立。那时,中 國四面楚歌,自义和团战争以来从未有过。但对自民国时代一开始就已为中國近代史打上了标志的一往直前地国际化的规律来说,这只是一个大例外。

魏 力 译  陈意新 校

原载:二十一世纪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号第四十四期

作者:柯伟林

William Stuntz’s Talk on Cancer at Park Street Church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William Stuntz was the Henry J. Friendly Professor of Law at Harvard Law School. More introduction about him, please see here.)

Thank you.

The first thing I want to say is that I’m not standing here thanks to any wisdom or virtue on my part; I have little of those things.  I’m here this morning to tell you about three gifts our God has given me in the midst of some hard times.  Credit for those gifts goes to the One who does the giving, not to the one who does the receiving.  My hope is that there are a few others in this room who need these gifts, as I do.  To you, I want to say:  the gifts are there for the taking; they are for every one of us who finds ourselves in the midst of hardship and struggle.

 

So, let me say just a bit about my own struggle.  Ten years ago, when we were driving home from a family vacation, I stopped our car to change a flat tire.  Something bad happened at the base of my back.  Ever since, my back and right leg have hurt.  Three surgeries later, they hurt constantly—it’s a little like having an alarm clock taped to your ear, and you can’t control the volume.  That pain isn’t going away.

 

That was my first medical blow; the second came a year and a half ago, when I was diagnosed with stage-4 colon cancer.  Surgeons removed three tumors, and in between the surgeries I did six months of chemotherapy.  By the beginning of this year, it appeared that the cancer might leave me alone for a time.  It didn’t work out that way.  Last month, my doctors found five more tumors in my abdomen, one of them on my liver, and a sixth possible tumor in my chest.  No surgery is in the offing; these tumors aren’t going away.  My oncologist says I’m likely to die sometime between six and eighteen months from now.  I’m 51 years old.

 

How does God provide for us in circumstances like these?  I know the answer I wish were true:  I wish God’s provision always took the form of physical healing.  Like anyone else in my shoes, I’d love to be pain-free and cancer-free, and not just in the next life.  I know God is capable of doing that, but I also know He doesn’t usually work that way.  Thankfully, healing is not the only gift, and I believe not the best gift, God has to offer in circumstances like mine.  Three other gifts are sweeter still.  First, God redeems:  He uses life’s curses to bring about great blessing, both for us and for others.  Second, God restores:  He returns a portion of the dignity that diseases take from us.  And third, God remembers:  He holds us close to His heart, especially in hard times.  I want to say just a few words about each of those gifts, and then I’ll yield the microphone.

 

First, God redeems.

 

Joseph’s brothers sold him into slavery; later, thanks to Potiphar’s wife, Joseph was thrown into a dungeon in Egypt for a crime he didn’t commit.  Those were awful things:  I grew up in a family of rotten boys (that sounds like a redundancy), and even for my brothers and me, selling each other into slavery would have been a little extreme.  Joseph suffered terrible injustice.  And yet, awful as that injustice was, God used it to raise Joseph up to a position of power in Pharaoh’s court and thereby to save whole nations from starving.

 

I believe that story contains a promise:  that God will use the most awful pain and heartache and loss we experience to produce some larger good.  If He can redeem Joseph’s imprisonment, He can redeem my cancer and chronic pain, and He can redeem the worst things in your life.  I may never know precisely what form that redemption takes—and that’s fine with me.  It’s enough to know that I do not, and we do not, suffer pointlessly.  Our God delights in taking the worst of life and using it to produce the best of life.  That isn’t just what He does; it’s a part of who He is.  And it is an incomparably large gift.

 

Second, God restores.

This one requires a little explanation. One of the more unpleasant surprises of cancer is its sheer ugliness.  Cancer has tastes and smells, and they aren’t good ones.  More than that, the disease feels as though it covers me from head to toe in something foul. After I was first diagnosed and when I was first on chemo, there were days when I felt as if my clothes were soaked in sewage. Cancer does that: long before it kills, it steals the dignity and beauty from life; it’s as though tumors were attacking what little decency there is in me.

 

And yet, this thief does not have the last word.  God knows how foul it is, and He knows all too well how it feels to have one’s body beaten and brutalized.  Every piece of pain and discomfort I feel, Jesus felt too—plus infinitely worse.  And that fact changes everything.  I think this is part of our world’s Deep Magic:  When the One Man who is so supremely beautiful took on Himself all the worst ugliness this world has to offer, He changed forever what it means to live with that ugliness, to live in the midst of pain and loss and hardship.  My disease may be ugly, but I am not, and thanks be to God for that.  I no longer need wear those foul clothes that cancer gives me.  God the Son gave me cleaner clothes to wear, clothes I did not buy and do not deserve.  He elevates all He touches:  and He has touched ultimate suffering, and He has also touched me.

 

A better way to put it might go like this.  For years before His public ministry, Jesus worked in a carpenter’s shop.  That fact lends dignity and honor and even a little beauty to all honest work.  Jesus also gave Himself up to be tortured and murdered and, even worse, separated from the Father He so loves.  THAT fact lends dignity and honor and beauty to every pain-filled day every one of us lives.  That too is an incomparably great gift.

 

Third, God remembers.

 

For us, remembering is a small thing.  For me, it usually means putting a name and a face together, or summoning up the image of some past event that I had forgotten.  For our God, remembering is a very different enterprise.  When He says to the people of Israel, “Remember that I brought you out of Egypt,” He isn’t just saying “get your history right.”  A better paraphrase might go like this:  “Remember that I have loved you passionately.  Remember that I have acted on that love.  Hold that memory close to your heart, and you act on it too.”  Memory for Him is not mainly about recall.  It’s about a love so passionate and powerful it overwhelms us.  When God remembers, He doesn’t just connect a name to a face.  He connects a soul to His heart.  He remembers each one of us, in our worst moments, the way the prodigal’s father remembered his son, the way a lover remembers his long-lost love.

 

Job put it well when he was talking to God about what would happen after his death.  Job said this:  “You will call, and I will answer.  You will long for the creature Your hands have made.  Surely then you will count my steps, but not keep track of my sins.”  Notice the second sentence:  “You will long for the creature Your hands have made.”  Think about that for a moment.  God not only forgives my many sins; He LONGS FOR me, and He longs for you, and He will not rest until He has us secure in his fold.  Those arms are extended even here, even now.

 

There are curses in this life, ugly ones.  It’s a fallen world; we should expect nothing different.  But we should never forget that in the midst of those curses stands the God who longs to redeem and restore and remember and wrap you in His arms—not only in the next life, but in this one.  If there is one thing I have learned in the midst of cancer and chronic pain, it is this:  He is larger and lovelier and more powerful than the worst disease.  God grant that we would remember that truth, and act on it.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在公园街教会的谈话

威廉.斯顿茨

2009年8月

 

谢谢。我想说的第一点是我在这里讲话并不是因为我有智慧或者美德;我真的没有。今天早上我想要分享上帝在艰难时刻给我的三样礼物。颂赞应该给那赐给礼物的上帝,而不是我这个接受礼物的人。我的希望是,也许这里有几个人也需要这些礼物,就象我需要它们一样。对这几个人,我想说,礼物是需要自己来取的,它们是给每一个在艰难和挣扎中的人的礼物。

那么,让我来谈一谈我自己的挣扎吧。十年前,一次我和家人一起度假结束开车回家,我途中停车换一只漏气的轮胎时,我的背部下方出了问题。从那时开始,我的背部和腿开始剧痛。我做了三次手术,但仍然剧痛不止——这象是在你耳边放了一个闹钟,而闹钟的音量是你不能控制的。这个病痛从此就没有离开我。

那是我的第一次身体上的打击。第二次来自一年半之前,我被确诊得了晚期肠癌。通过外科手术,医生从我体内取出了三个肿瘤。在手术之间,我做了六个月的化疗。今年开始,情况好像好转,肿瘤似乎不再生长。但其实并没有好转。上个月,医生发现我体内有五个新肿瘤。我的肝上有一个,胸腔内可能有第六个。医生不会再做外科手术;这些肿瘤也不会就不见了。我的医生告诉我,从现在开始的六个月到十八个月之内我会死去。我今年五十一岁。

上帝在这样的情形下会为我们准备什么?我知道我心里想要上帝准备的,我希望它是真的:我希望上帝准备的是身体的治愈。就象所有遇到我这样情形的人一样,我希望不再有病痛,不再有癌症,就在此时而不是在未来。我知道上帝可以如此做,但我同时知道他并不经常如此。让我感恩的是,治疗并非唯一的礼物,我相信它不是上帝给在我情形下的人们准备的最好的礼物。三样另外的礼物更为珍贵。第一,上帝救赎:他用生命的咒诅为我们自己、为他人带来更大的祝福。第二,上帝恢复:他把疾病从我们身上带走的尊严带回来给我们。第三,上帝记念:他把我们紧紧拥抱靠近他的心,特别是在艰难的时刻。我想要分别解释一下这三样礼物的含义,然后结束谈话。

第一,上帝救赎。

约瑟的兄弟们把他卖了当奴隶,后来,因为波提乏的妻子,约瑟在埃及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下了监狱。这些都是很糟糕的事情:我自己生长在一个有一群道德不好的男孩子的家庭里(这似乎不须说),但即使像我和我的兄弟们,把我们中某一个卖了当奴隶也似乎有点过分。约瑟因不正义而受害。但即使有这些不正义带来的伤害,上帝用它们把约瑟培养为法老内阁里的大臣,后来得以把他的民族从饥饿中拯救出来。

我想心这个故事包含了一个应许:上帝会使用我们经历的最大的痛苦、伤心和失落来创造更大的善。如果他可以把约瑟从牢狱中救赎出来,他也可以把我从癌症和不断的痛苦中救赎出来,他也可以把你从生命中最糟糕的事情里救赎出来。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救赎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发生——这没什么。我只要知道,我不会,我们都不会,无缘无故的受苦。我们的上帝乐于拿走生命中最坏的并把它变成生命中最好的。这不仅仅是他的行为,这就是他的本性。他是我们生命中无以比拟的礼物。

第二,上帝恢复。

这一点需要一些解释。得了癌症的一个让人不愉快之处就是它的全然丑陋。癌症可以闻到、可以尝到,都不是好的味道。更讨厌的是,这种疾病让我觉得它让我从头到脚都满了脏东西。第一次确诊后我第一次接受化疗,有好多天我觉得浑身衣物都浸透了污水。是癌症的原因:在它把你杀死之前,它会先剥夺你生命中的尊严和美好;这就象癌症在攻击我身上仅剩的尊严。

但是,这个剥夺者并不能够最终决定。上帝知道它是何等肮脏,他也知道一个人被殴打和折磨的滋味是什么。我所感受到的每一点不适和痛苦,耶稣也都感受到了——他曾感受到的其实远远比我更糟。这个事实改变了一切我的认知。我认为这是我们世界的更深奥的真理: 当一个如此美好的人把所有世间丑陋都担当在身上的时候,他就永远地改变了承担丑陋、痛苦和艰难的意义。我的疾病也许丑陋,但我不是,感谢上帝。我再也无须穿着癌症给我的污浊衣物。上帝的儿子给了我干净的衣物,这些衣物我没有买来,也不配得到。他将所触摸到的提升:他已经触摸到苦难,同时他也触摸到了我。

说的更清楚一些:在耶稣公开传道之前,他是个木匠。这个事实让所有诚实的工作都有尊严和荣誉。耶稣同时把自己交出来,被折磨,被杀死,更痛苦的是被与他所爱的上帝分离。这个事实让我们在所有感受到痛苦的日子有尊严和荣誉。这,也是无以比拟的伟大礼物。

第三,上帝记念。

对我们而言,记念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对我而言,记念通常意味着把名字和长相对上号,或者回忆起我早已忘记的过去的世间。对我们的上帝而言,记念与此绝然不同。当他对以色列民说:“当记念我将你们从埃及领出来”,他并不仅仅是说“要把历史搞正确”,更好的解释是“记住我深深地爱了你们,记住我因爱你们而行动,把这段记忆藏在心里,按照它而行。” 它的记忆并非仅仅与回忆有关,而是那得着我们的深深的、大能的爱。当上帝记念,他并非把名字和长相对上号而已,而是将一个灵魂和他的心相连。他记念我们中每一个人,在我们生命中最糟糕的时刻,就象浪子的父亲记念他的儿子,就象爱人记念他逝去的伴侣。

约伯与上帝谈话,说起他身后会发生什么时讲得很好。约伯说:“你呼叫,我便回答。你手所做的,你必思念。你数点我的脚步,但不窥察我的罪过。”注意第二句:“你手所做的,你必思念。”停下思考一下。上帝不仅赦免我的许多罪,他思念我,他思念你,他不把把我们拥在怀中绝不停歇。他拥抱的臂膀即使现在、即使在这里仍然在伸向我们。

在此生有咒诅,丑陋的咒诅。这是个堕落的世界,我们也无须指望它美好。但我们不能忘记,在所有这些咒诅中间,上帝想要救赎、恢复并记念,它要把你拥在怀中——并非只是在我们要去的那个世界,而是在这个世界上。假若有一样东西是我从癌症和不断的痛苦中学到的,那就是:上帝比最坏的疾病更大、更有爱心、更大能。上帝要我们记住这个事实,并按此而行。

谢谢您听我讲完。

 

China’s Procedure of Death Penalty Review

China’s Supreme People’s Court has adopted the procedure of death penalty review, which requires all pending death penalty cases to be reviewed and approved before the execution. However, a recent case shows that such procedure may be ineffective.

Yang Damin, an attorney from Jingdu Law Firm, said that his client Luo Li was executed even before the judges from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approved the case. Luo Li’s case was among those trialed during Bo Xilai’s campaign against organized crime in Chongqing City.

Luo Li

Here’s Xinhua News’ report on Luo Li’s case: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1-01/31/c_121045167.htm

Here’s Mr. Yang Damin’s original article (published on Zhou Dawei’s blog site):

http://sunguodong2002.blog.sohu.com/218895160.html

堂堂最高法院竟看重庆脸色
杨大民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我向张老师汇报一个案件,我是重庆打黑的最后一批律师。这个案件被告人是重庆公安局禁毒总队副总队长,叫罗力,我跟田文昌田老师经手的,当时已经走死刑复核程序了。

我们到最高院去阅卷,不让阅一审二审的案卷,说最高院死刑复核程序中没有规定阅卷权。后来是一二审律师提供的卷,结果发现有重大嫌疑,这个人不 能杀。当时给他定的是一个故意杀人罪,他指使的人用的枪是布朗宁,结果现场取获的是柯尔特,枪型都不一样,这是重大的疑点,至少是不应该杀的,我们就提出 来了。

第三次会见是2011年12月29日,我跟田文昌老师一起去的。刚下飞机,陪同的重庆市公安局警察说不同意会见,之前两次我去反而让见了,第三次已经接近尾声了,说不让见了。我说为什么不让见?他说必须有最高人民法院的同意,我们王局长就是这么定的。

我说,第一,法律没这个程序,第二,你没这个资格。因为这个案件已经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程序了,已经离开重庆了,你一个重庆公安局的,所 谓专案组,有什么资格说必须由最高法院来决定。但是没办法,就给最高院打电话,最高院又给重庆高院打电话,重庆高院说同意会见,这样30日中午12点半正 式见到了,他们说这是破天荒了,中午从来没让人见过,他还挺有理。见完以后,罗力说要检举揭发一起案件,为了活命嘛。我们一看检举揭发可能会有重大立功, 就赶紧回到北京,第二天给死刑复核厅提交了一个报告,紧急情况反映,就是这个罗力已经检举一起重大案件,而且重庆公安局也准备继续侦查。

1月5日上午,我接到了家属电话,明天上午执行死刑。戏剧的是,这个电话刚打完,最高人民法院给我打电话叫我下午两点去一趟,说征求下我的意 见。去了以后,几个法官说,你们反映的我们非常重视,经过核实,这个事情和罗力没有关系,我说那看来就没有希望了,我说什么时候出结果呢?说很快你就知道 了,其实第二天就杀头了。

这个事情悲哀在哪里?就是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都要看重庆的脸色,这是2012年1月6日毙的,2月6号王/立/军跑了,就一个月的时间,中间还有个春节,如果再坚持一个月,这个人就能活。

萧婷:最后的燕大

萧婷:最后的燕大

在中国21所教会大学中,燕京大学显然是一面旗帜。然而,当新中国决定割断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清除西方文化的影响时,燕京大学也无可避免地处在了风暴眼的中心。那些曾经的教会大学,那一代学人和他们追求的博雅教育传统,早已随风而逝。 Continue reading

慕容雪村:没有一条路是清白的

1997年春天,在四川德阳的一家小旅馆中,我遇到了一位赵先生,他的箱子很破,衣服很旧,一脸愁苦的表情。刚攀谈几句,他就问我认不认识当官的,能 不能帮他搞到工程。我那时刚刚大学毕业,在一家国营公司担任低级法律事务专员,从来没接触过什么工程。赵先生大概是走投无路了,所以才会求助于我这样一个 无权无势的陌生人。他说的工程就是当时的城市道路建设,在中国,这种工程极少有真正的招投标,大多通过关系和贿赂取得,然后层层分包下去。赵先生是这长长 的利益链条的最后一环——真正的建设者。按他的说法,什么样的工程都可以接,再高的价格都可以承受,反正价格越高,他用的材料就越便宜,最后总能赚到钱。 为了鼓舞我的热情,他开出了一个天价:只要能帮他搞到工程,他就给我每公里10万元的回扣。我没这个能力,也不太相信他的大方,甚至把他当成了骗子。后来 渐渐明白,这种事十分平常,甚至可以称之为“中国规则”。赵先生也不是骗子,只是一个没关系、没门路的小承包商,像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既受着腐败的损害, 同时又热切地盼望加入腐败。交谈结束的时候,赵先生用一句话概括他的发现:在中国,没有一条路是清白的,都吃了回扣。

走在这宽广而污浊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肮脏之物。在当下中国,腐败不仅是不言而喻的制度,它甚至成了法律和信仰。它无所不在,你不去找 它,它就会来找你;你躲到天边,它就会追到天边。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都能看见这只肮脏的手:记者写稿要收车马费,教授参加论文答辩要收指导费,医生做 手术要收红包,连爱心捐款、寺庙的香火钱都有人贪污。几乎没有人可以清白脱身,再正直的人也必须学会邪恶地生存。有位检察官朋友曾这样描述他的困境:领导 在里面抱个小姐,我抱不抱?不抱,还想不想混了? Continue reading